[实用新型]基于以太网支持多种无线电台接口实现数话同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2574.9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6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范喜全;何明利;别晓武;张建军;黄宏刚;程晓畅;严忠;黄显能;黄祥;胡斌;郑曦冬;舒兵;王开新;朱辉;何文浩;黄凌霄;钟海亮;肖志娟;陈波;刘伶俐;冯海;熊伟;徐远;李飞;李冰;刘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3部队;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53 | 分类号: | H04M1/253;H04M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周正才;文琦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以太网 支持 多种 无线电台 接口 实现 设备 | ||
1.一种基于以太网支持多种无线电台接口实现数话同传设备,包括有电路部件(1)、壳体部件(2)以及底板(3),且电路部件(1)置于壳体部件(2)内,连同底板(3)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特征是:
所述电路部件(1)又包含接口模件(1.1)、主控模件(1.2)和电源模件(1.3),且接口模件(1.1)上的多功能接口(1.1.7)与主控模件(1.2)上的主控多功能接口(1.2.3)呈插拔式连接;主控模件(1.2)上的主控多功能接口(1.2.3)与电源模件(1.3)上的电源多功能接口(1.3.3)呈插拔式连接;继而,接口模件(1.1)、主控模件(1.2)和电源模件(1.3),依次自上而下呈叠层式架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以太网支持多种无线电台接口实现数话同传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壳体部件(2),其正上方后部设置有9个指示灯(2.1);其右侧设置一个电源控制器(2.3)和一个以太网接口(2.4);其左侧设置有一个地址选择器(2.2)和一个以太网接口(2.4);其正前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一个UHF频段模拟/数据电台复合接口(2.5)和3个HF/VHF频段模拟/数据电台复合接口(2.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以太网支持多种无线电台接口实现数话同传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接口模件(1.1)为模块化结构,又包含有一个FPGA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阵列U1(1.1.1),一个E1口通信模块U2(1.1.2),一个RS422通信模块U3(1.1.3),一个RS232通信模块U4(1.1.4),一个K口通信模块U5(1.1.5),一个ADC音频模块U6(1.1.6),一个多功能接口U7(1.1.7),且:
a.所述FPGA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阵列U1(1.1.1)的第1至8脚,依次分别与E1口通信模块U2(1.1.2)的第13至20脚相对应连接;其第11至15脚依次分别与RS422通信模块U3(1.1.3)的第15至20脚相对应连接;其第16至25脚依次分别与RS232通信模块U4(1.1.4)的第21至30脚相对应连接;其第31至36脚依次分别与K口通信模块U5(1.1.5)的第11至16脚相对应连接;其第41至48脚依次分别与ADC音频模块U6(1.1.6)的第31至38脚相对应连接;其第51至90脚依次分别与多功能接口U7(1.1.7)的第81至120脚相对应连接;
b.所述E1口通信模块U2(1.1.2)的第1至10脚,依次分别与多功能接口U7(1.1.7)的第1至10脚相对应连接;
c.所述RS422通信模块U3(1.1.3)的第1至12脚,依次分别与多功能接口U7(1.1.7)的第11至22脚相对应连接;
d.所述RS232通信模块U4(1.1.4)的第1至18脚,依次分别与多功能接口U7(1.1.7)的第23至40脚相对应连接;
e.所述K口通信模块U5(1.1.5)的第1至8脚,依次分别与多功能接口U7(1.1.7)的第41至48脚相对应连接;
f.所述ADC音频模块U6(1.1.6)的第1至24脚,依次分别与多功能接口U7(1.1.7)的第51至74脚相对应连接;
g.所述多功能接口U7(1.1.7),其第1至120脚依次分别与主控模件(1.2)上的主控多功能接口U10(1.2.3)的第1至120脚呈插拔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3部队;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3部队;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25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