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3205.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2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唐纳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pcb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PCB(PrintedCircuitBoard),即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实现的,而现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根据电路层数,PCB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6层板,复杂的多层板可达几十层。单面板(Single-Sided Boards) 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板。双面板(Double-Sided Boards)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双面板解决了单面板中因为布线交错的难点(可以通过孔导通到另一面),它更适合用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s)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用一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或二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的印刷线路板,通过定位系统及绝缘粘结材料交替在一起且导电图形按设计要求进行互连的印刷线路板就成为四层、六层印刷电路板,也称为多层印刷线路板。如大部分的主机板都是4到8层的结构。
作为用途最广泛的电子元件产品,PCB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对PCB板进行检测、整机装配、成像等工序时,需要对PCB板进行移动,由于PCB板上的电子元件众多,如果直接用手触碰,会极易损坏PCB板,而普通的夹持工具由于力度、转动等多方面原因,对PCB板的夹持和移动很不方便,特别是对PCB成像、检测等工序中,需要对PCB板的多角度旋转和移动,普通的夹持工具不仅容易造成PCB板的损伤,而且会影响检测、成像结果,影响分析数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不仅可以夹持PCB板,还可以三轴方向对PCB板进行旋转和移动,不仅移动PCB板方便,而且方便了PCB板的检测和成像,提高了检测和成像数据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连接件、电机Ⅰ、电机Ⅱ、电机Ⅲ和夹持装置,所述的支撑座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且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Ⅱ设置在支撑座的上方并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的电机Ⅲ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的电机Ⅰ设置在夹持装置的一侧并与夹持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摇臂Ⅰ、摇臂Ⅱ、上夹持条、下夹持条和传动轴,所述的摇臂Ⅰ和摇臂Ⅱ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电机Ⅲ固定在底座上并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电机Ⅰ与摇臂Ⅰ连接,所述的摇臂Ⅰ的前端设有上夹持条和下夹持条,并且上夹持条设置在下夹持条的上方,且上夹持条与下夹持条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通过设置的电机Ⅰ、电机Ⅱ、电机Ⅲ,为PCB板三轴方向的转动提供动力,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平移或两向转动,使PCB板的移动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的摇臂Ⅰ和摇臂Ⅱ,可以控制PCB板的升高或降低;通过设置的传动轴,可以控制PCB板的360度旋转;通过设置相配合的上夹持条和下夹持条,可以紧密的夹持PCB板,防止PCB板在移动过程中的滑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相对于传统的PCB板夹持工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PCB板的三轴方向的任意移动,方便了PCB板的检测、成像等工序,同时保证PCB板在移动过程中避免人员的接触,防止PCB板的损伤,保证了检测、成像等数据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底座,2、支撑座,3、连接件,4、电机Ⅰ,5、电机Ⅱ,6、电机Ⅲ,7、摇臂Ⅰ,8、摇臂Ⅱ,9、上夹持条,10、下夹持条,11、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伟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件装置与应用其的电子组件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LED柔性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