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糊筒机用吸烟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3233.3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2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C11/00 | 分类号: | B31C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糊筒机用 吸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糊筒机,尤其涉及一种糊筒机用吸烟罩。
背景技术
目前,在糊筒机生产车间生产浆糊用于圆筒刷胶时,当在原材料下装到专用于盛装合格材料时必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气粉尘,若不加以收取,将会造成生产车间中的空气污染,导致环境破坏,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糊筒机用吸烟罩,其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对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做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糊筒机用吸烟罩,所述糊筒机包括胶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水加热装置的上方设有罩体、与所述罩体连通的通气道和与所述通气道相连接的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与所述罩体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安装在所述罩体的内壁侧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罩体外的温度开关、与所述温度开关电连接的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通气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罩体是正方形、长方形、圆锥形、半圆形中任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气道由中间折弯部和与风机、罩体分别相连通的连通部组成,所述折弯部与所述连通部间夹角是90°~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折弯部与所述连通部间夹角是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一所述连通部还连通一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是塑料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塑料软管还依次连接一漏油管和油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吸烟罩工作时,经温度传感器触发温度开关,再启动风机,使得烟气粉尘通过罩体和通气道吸收,其有效的净化生产车间的空气质量,也大大提高了工人的身体健康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糊筒机,所述糊筒机包括胶水加热装置F,在所述胶水加热装置F的上方还设有罩体1、与所述罩体1连通的通气道2和与所述通气道2相连接的风机5。
实施例1
参照图2所示,其包括罩体1和与所述罩体1连通的通气道2,还包括与所述罩体1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安装在所述罩体1的内壁侧的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罩体1外的温度开关4、与温度开关4电连接的风机5,所述风机5与所述通气道2相连接,其中罩体1是正方形,通气道2由中间折弯部21和与风机5、罩体1分别相连通的连通部22组成,所述折弯部21与所述连通部22间夹角是90°,任一所述连通部22还连通一塑料软管6,塑料软管6还依次连接一漏油管7和油盒8。
继续参照图2所示,在塑料软管6上安装一个阀门61,用于控制漏油的速度。
实施例2
参照图3所示,其包括罩体1和与所述罩体1连通的通气道2,还包括与所述罩体1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安装在所述罩体1的内壁侧的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罩体1外的温度开关4、与温度开关4电连接的风机5,所述风机5与所述通气道2相连接,其中罩体1是长方形,通气道2由中间折弯部21和与风机5、罩体1分别相连通的连通部22组成,所述折弯部21与所述连通部22间夹角是90°,任一所述连通部22还连通一塑料软管6,塑料软管6还依次连接一漏油管7和油盒8。
继续参照图3所示,在塑料软管6上安装一个阀门61,用于控制漏油的速度。
实施例3
参照图4所示,其包括罩体1和与所述罩体1连通的通气道2,还包括与所述罩体1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安装在所述罩体1的内壁侧的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罩体1外的温度开关4、与温度开关4电连接的风机5,所述风机5与所述通气道2相连接,其中罩体1是圆锥形,通气道2由中间折弯部21和与风机5、罩体1分别相连通的连通部22组成,所述折弯部21与所述连通部22间夹角是90°,任一所述连通部22还连通一塑料软管6,塑料软管6还依次连接一漏油管7和油盒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