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气净化多级喷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3685.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8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辛思学;薛爱军;陈盛勇;岳现文;马孟滨;王晓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君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8 | 分类号: | B01D47/08;C10K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气 净化 多级 喷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气系统中的生物质燃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连续、高效、稳定可靠的对生物质燃气进行净化的系统多级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我国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环境效益。
目前,我国使用的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主要有固定床、流化床和直接干馏热解三种工艺形式。固定床气化炉工艺,尤其是下吸式固定床,一般采用空气为气化剂,特点是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实现多种生物质原料的热解气化,具有投资少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目前国内的生物质气化系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生物质燃气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定,其中含有相当含量的焦油、微尘颗粒等杂质,需要使用喷淋塔对其进行净化,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传统喷淋塔中使用的喷淋装置存在喷头易堵塞、除焦不彻底、排水易堵塞、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从而无法保证系统的连续、高效运行,使设备的利用率很低,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气净化多级喷淋装置,通过重新优化设计达到连续运行、高效、稳定可靠的进行喷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生物质燃气净化多级喷淋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并列设置的三个喷淋筒体组成的喷淋主体,喷淋筒体上端有端盖,下端敞口,所述相邻的两个喷淋筒体之间通过端部的通气管进行贯通,形成迂回的燃气流动路线;在首尾两个喷淋筒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每个喷淋筒体上安装若干喷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头为螺旋喷淋头,且所有的喷淋筒体通过一个支架连成一个整体,所述多级喷淋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一个盛满液体的沟槽的上方,且在所述喷淋筒体下端敞口插设在沟槽液体中,既可以进行密封又可以形成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生物质燃气多级喷淋器能更好的清除焦油等杂质。
2、采用螺旋喷头,不易堵塞,喷淋效果更佳。
3、喷淋筒体下端的排水口插入排水沟中,不易堵塞排水口,排除焦油更加彻底。
4、设备采用整体结构,结构牢靠,连接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旋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喷淋筒体,12第二喷淋筒体,13第三喷淋筒体,14端盖,15敞口,16法兰孔,2通气管,31进气口,32出气口,4支架,5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种生物质燃气净化多级喷淋装置,本实施例一三级喷淋为例子进行说明。
包括三个并列设置的三个喷淋筒体,分别标记为第一喷淋筒体11、第二喷淋筒体12和第三喷淋筒体13,每个喷淋筒体上端有端盖14,下端敞口15,敞口处形成排液管,构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半密封的容器状,且在每个喷淋筒体的侧面上设有安装螺旋喷头的法兰孔16。
其中,第一喷淋筒体11和第二喷淋管筒体12在上端通过通气管2进行贯通连接,第二喷淋筒体和第三喷淋管筒体在下端通过通气管2进行贯通连接,在首尾两个喷淋筒体上设有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形成迂回的燃气流动路线,如图中箭头所示的那样。在每个喷淋筒体的法兰孔16上安装若干螺旋喷淋头,喷头开口向下,形成雨幕,且所有的喷淋筒体通过一个支架4连成一个整体,可以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该多级喷淋装置通过支架4固定在一个盛满液体的沟槽5的上方,且在所述喷淋筒体下端敞口排液管插设在沟槽中,可以对烟气进行密封,又可以排污,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喷淋系统。
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燃气按照图示中的路径在喷淋筒体中迂回流动,流动的过程中喷淋系统吸附其中的杂质,喷淋落下的水自喷淋筒体底部排出,最后得到干净的燃气。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君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君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