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管料折弯热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3809.6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槐;朱牧民;王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大港汽车配件弹簧厂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折弯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料折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空心管料折弯热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空心管料的折弯在各种产品的加工上应用广泛,例如,空心稳定杆作为汽车悬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重量比实心稳定杆轻,可以有效减少整车重量,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型被广泛应用于中高级轿车上。空心管料的加工一般采用数控CNC弯管机进行冷加工,逐弯成型,速度慢。并且成型后需要二次加热重新淬火,对于具有2种或2种以上弯折半径的产品来说则需要重复变更折弯半径,一般单只成型时间需要1到3分钟。由于加工流程复杂,产生了成型后的产品表面有伤害或褶皱及裂纹、能耗高、产品质量下降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空心管料的加工速度,节省能源,提高产品质量,使空心管料能够快速,精准的得以成型。尤其适合一种空心管料折弯热成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滑动平台、定位机构、管料固定处、折弯机构、导向滑道、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底座通过定位机构与滑动平台连接;驱动装置、导向滑道、管料固定处固定在滑动平台上,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折弯机构轴连接,折弯机构的旋转端设置在导向滑道旁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弯模具组,折弯模具组固定在滑动平台和/或折弯机构上,管料固定处与滑动平台和/或底座固定连接。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回转臂组;折弯回转臂组为不低于两个折弯回转臂,折弯回转臂组的一端与模具组连接,设置在导向滑道旁边,折弯回转臂组的另一端相互靠近呈有间隙的环形,形成钳状。所述驱动装置为工程液压缸,例如油缸。所述传动装置,为联动的机械结构。
进一步,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耳环成型臂,耳环成型臂的一端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耳环成型臂的夹持端设置在管料两端的上部。
进一步,所述管料固定处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固定在滑动平台和/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管料固定处不低于两个。
进一步,所述滑动平台不少于一个。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为单向定位机构或双向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热后的成型余温对产品进行淬火,省去了二次加热的步骤,节省了能源。 同时也为了避免由于不同加工半径之间存在的反复脱模,反复定位的繁琐程序,使加工过程更加简便,成型后的产品表面无伤害或褶皱及裂纹,空心管料杆壁厚变化率控制在合理要求范围以内;能够快速成型,不重复脱模,节省能源的新的加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立面图
图中:
1、底座 2、滑动平台 3、双向定位机构
4、导向滑道 5、折弯模具组 6、油缸
7、空心管料 8、折弯回转臂 9、下钩臂
10、耳环成型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一个底座1,两个倾斜的滑动平台2,四个折弯回转臂8,两个下钩臂9和两个耳环成型臂10组成。其动力是通过油缸6配合联动的机械结构,以空心管料7为坯料,对其加热后进行一次成型。其成型方式是两侧对称同时成型,所有弯折半径均在预设位置固定对称安装。由于两侧滑动平台2是可移动的,因此对于不同轴肩宽度的空心管料可以实现宽度自由调整。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当空心管料7放入预设定位处后,启动设备;双向定位机构3自动将空心管料7居中定位;两个双向的滑动平台2上的折弯回转臂8连同折弯模具组对空心管料7进行夹紧和模位导入;折弯回转臂8就位后开始启动,对产品两侧第一弯进行折弯,并由导向滑道4保证动作稳定性,在折弯模具组5就位后第二弯左右两侧同时成型完毕;在折弯回转臂8就位后,下钩臂9开始启动,对左右两侧第三弯进行折弯;最后由耳环成型臂10对空心管料7的端头进行成型;全部成行完毕后,所有动作按照逆序,全部回位到原始状态;通过折弯机构将空心管料取出后利用余温进行淬火。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大港汽车配件弹簧厂,未经天津市大港汽车配件弹簧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3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料带冲切治具
- 下一篇:除雾装置及水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