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针剂溶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4197.2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白玲玲;赵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玲玲;赵玉玲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2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剂 溶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溶媒溶解粉针剂操作过程中,涉及一种粉针剂溶药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传统的配药过程是:取出装药安瓿,用砂轮切割安瓿瓶颈,用手掰破或直接打破瓶颈,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溶药器吸取溶媒,加入粉针剂中,混匀,再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溶药器抽出,注入到大容量注射剂瓶中。这种传统的溶药移药的缺点是:操作程序多;碎玻璃屑还有可能由药液进入对患者血液循环系统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药液与配剂室有菌空气接触,容易造成二次生物污染。对某些具有很强毒性的药物来说,既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又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危害。
目前也有一些溶药器,采用了充有压缩惰性气体的西林瓶与粉针剂瓶的密封溶药移药,但操作繁琐、时有漏气漏液、导致配液失败,造成浪费,又结构复杂,使得生产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针剂溶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设置不合理,操作繁琐,容易造成二次生物污染;还有的结构复杂,使得生产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针剂溶药器,包括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的通孔中设置有调节旋钮,流量调节阀的通孔中安装有软管,软管伸出流量调节阀两端后分别与一支输液针头联通,每个输液针头管壁圆周上设置有抓握用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卫生,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粉针剂溶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粉针剂溶药器与粉针剂瓶联通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粉针剂溶药器两端分别与溶媒瓶及粉针剂瓶联通状态示意图;
图4是溶媒瓶药液全部进入粉针剂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粉针剂瓶药液全部进入大输液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软管,2.输液针头,3.流量调节阀,4.针头保护帽,5.手柄,6.粉针剂瓶,7.溶媒瓶,8.大输液瓶,9.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粉针剂溶药器的结构是,包括流量调节阀3,流量调节阀3的通孔中设置有调节旋钮9,流量调节阀3的通孔中安装有软管1,软管1伸出流量调节阀3两端后分别与一支输液针头2联通,输液针头2管壁圆周上设置有抓握用的手柄5,输液针头2在存储状态套装有针头保护帽4。
本实用新型粉针剂溶药器,使用中能够将一个溶媒瓶和一个注射用粉针剂药瓶巧妙地连接,适用于临床上注射用冻干粉无菌溶药和药液转移。所用的溶媒瓶内充填有符合制药要求的无菌气体,并存在相应要求的压力。使用时,该溶药器将二者连通,通过流量调节阀挤压软管和松开软管控制软管1两端进行液体和气体的导通或关闭。溶媒瓶内的溶媒在压力作用下或在注射用冻干粉瓶内负压作用下进入粉针剂瓶。药粉充分溶解后,瓶内余压将药液导入大输液瓶(袋),实现药液无菌转移。
本实用新型粉针剂溶药器的使用过程是:
步骤1)打开外包装,去除两端的针头保护帽4,转动调节旋钮9,关闭流量调节阀3,将一端输液针头2插入粉针剂瓶6瓶口内,参照图2。
步骤2)将溶媒瓶7倒置,将另一端输液针头2向上插入溶媒瓶7的瓶口胶塞,反向转动调节旋钮9,打开流量调节阀3,溶媒从溶媒瓶7进入粉针剂瓶6,参照图3。
步骤3)转动调节旋钮9,关闭流量调节阀3,摇晃粉针剂瓶6使得药液混匀,参照图4。
步骤4)拔出溶媒瓶7,弃去,将溶解后的粉针剂瓶口向下,置于大输液瓶8(或大输液袋)上部,将原来连接溶媒瓶7一端的输液针头2向下插入大输液瓶8中,反向转动调节旋钮9,再次打开流量调节器3,药液在粉针剂瓶6瓶内余压作用下进入大输液瓶8,参照图5。
步骤5)药液转移完毕,拔出两端的输液针头2,即成。
本实用新型粉针剂溶药器结构独特、更加人性化,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在使用中与同类产品比较更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力,安全风险更低。2)杜绝了以往药液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漏气、漏液。3)在生产中与同类产品比较成本更低、结构更简化。4)药液完全不接触外界环境,有效地避免了药液本身的二次污染,同时有效地避免了药液对环境和医护人员的人身伤害。5)注射溶媒由原来的安瓿瓶包装改变为西林瓶包装,顺应了国家将淘汰安瓿瓶装药液的政策趋势,而且避免了生产过程中高温熔封安瓿时对药物可能产生的不稳定因素。6)适用于各种瓶口大小规格的玻璃输液瓶或输液软袋,适用范围更广。7)易于大批量生产,生物、化学指标更易控制。8)不存在配剂室的有菌空气混入药液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用药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玲玲;赵玉玲,未经白玲玲;赵玉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41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方枸橼酸铋钾胶囊
- 下一篇:一种涤纶、羊毛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