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式冲击钻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4282.9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7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颜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朝阳 |
主分类号: | E21B1/14 | 分类号: | E21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式 冲击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式冲击钻。
背景技术
冲击钻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领域。一般的,冲击钻包括冲击钻本体,本体内部设有电机,电机连接有冲击传动轴。当然,该冲击传动轴连接摆杆总成等部件为钻头提供冲击力。其缺陷在于:该冲击钻使用时会产生电火花,无法应用于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式冲击钻,它具有在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仍然可以使用,从而使用范围较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动式冲击钻,包括冲击钻本体和冲击传动轴,所述本体内部设有转子腔,转子腔连通有气体入口,同时,转子腔内枢接有气动转子,冲击传动轴连接于气动转子。
所述气动转子和冲击传动轴连接的方式为:气动转子上固定有转子齿轮,冲击传动轴上固定有轴齿,该轴齿和转子齿轮相配。
所述转子齿轮和轴齿的齿数比为1:2。
所述转子齿轮的齿数为8、齿顶圆的直径为13.84mm、啮合角为20o;轴齿的齿数为16齿、齿顶圆的直径为23.7mm、啮合角为20o,且转子齿轮和轴齿的中心距为20.5毫米。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在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仍然可以使用,使用范围较广。本发明的气动式冲击钻的冲击传动轴的动力来源避免采用电机,从而冲击钻不会产生电火花;同时,该气动式冲击钻的气源可以放置于远离易燃易爆场所的位置。这样,该气动式冲击钻在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时,不会引起爆炸等危险。2、动力传动稳定。气动转子和冲击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且具有合适的传动比,扭矩传输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所示:气动式冲击钻,包括冲击钻本体10和冲击传动轴50。显然,该冲击传动轴50连接钻头的冲击装置。该本体10内部设有转子腔40,转子腔40连通有气体入口20。当然,该气体入口20连接压缩机等气源。同时,转子腔40内枢接有气动转子30,冲击传动轴50连接于该气动转子30。即,本体10内部形成气动马达结构,从而冲击传动轴50的动力来自于气动马达,避免来自于电机。这样,该气动式冲击钻在煤矿井底等易燃易爆场所仍然能够适用。
优化的,气动转子30和冲击传动轴50连接的方式为:气动转子30上固定有转子齿轮31,冲击传动轴50上固定有轴齿51,该轴齿51和转子齿轮31相配。即,气动转子30和冲击传动轴50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连接,而轴齿51和转子齿轮31啮合。为了得到较为合适的冲击传动轴50的转速,转子齿轮31和轴齿51的齿数比为1:2。具体的,转子齿轮31的齿数为8、齿顶圆的直径为13.84mm、啮合角为20o;轴齿51的齿数为16齿、齿顶圆的直径为为23.7mm、啮合角为20o,且转子齿轮31和轴齿51的中心距为20.5毫米。这样的齿轮参数组合利于得到较为稳定的900r/min的冲击传动轴50转速。该转速为冲击钻的冲击传动轴50的常用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朝阳,未经颜朝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4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气净化器的气味滤网
- 下一篇:心电图检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