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冲真空泵自动清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4484.3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F26B21/00;F2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真空泵 自动 清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脉冲真空泵自动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制造真空的一种机械装置,它可以把一个密闭的或半密闭的空间中空气排出或者吸收,达到局部空间的相对真空。真空泵广泛用于塑料机械、农药化工、染料化工、砖瓦机械、低温设备、造纸机械、医药化工、食品机械、工业电炉、电子行业、真空设备、化肥、冶金、石油、矿山、地基处理等领域。
常见的真空泵有往复式真空泵、水环泵、分子泵、旋片式真空泵、活塞式真空泵、摇摆活塞式真空泵、隔膜式真空泵、线性真空泵等种类。
在医药和化工行业使用真空泵时,由于所接触的介质的多样性,往往对真空泵的使用带来了很多问题。造成真空系统工作不正常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最为常见的问题往往是由于接触了比较粘稠的物料,以及粘稠物料在泵腔体内的积累,再加上粘稠物料在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下,对于机械装置的运转照成了很大的效率减低。在间歇工作的真空泵的使用过程中,停机后,冷凝下来的残余粘性介质吸附在爪泵的内腔,下次启动时,开机时负荷较大,有时候甚至不能启动。
真空泵使用在化工和医药行业中,目前国内市场基本没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系统供选择,由于物料堵塞,造成操作极大不方便和效率较低。有时候甚至要拆开机器进行清洗,费时费力。同时,化工行业抽取的介质大多具有腐蚀性,长时间粘附在真空泵内腔,会造成泵腔内防腐涂层(四氟涂层)脱离内腔,加剧腐蚀,因此,采用自动清洗功能可以有效缓解腐蚀,从而延长真空泵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参数可调、能够很好保养电机的脉冲真空泵自动清洗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脉冲真空泵自动清洗系统,包括真空泵组件、清洗介质回收截止阀、生产介质回收截止阀、氮气截止阀、蒸气截止阀、真空用气设备截止阀、止回阀,所述的真空泵组件上设有吸气口及排气口,所述的清洗介质回收截止阀及生产介质回收截止阀与排气口连接,所述的氮气截止阀、蒸气截止阀、真空用气设备截止阀与吸气口连接。
所述的吸气口及排气口分别设在真空泵组件的两侧。
所述的清洗介质回收截止阀及生产介质回收截止阀并联并经管道与排气口连接。
所述的氮气截止阀、蒸气截止阀、真空用气设备截止阀并联并经管道与吸气口连接,所述的止回阀与真空用气设备截止阀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洗原理是在系统工作的间歇,或电机在停止前,自动控制系统将会执行系列的动作来清洗泵体内可能存在的残留物料,将真空泵内腔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洗后再打开氮气截止阀,自动吹干内腔,达到保养真空泵和保持真空系统的良好运作状态。确保真空泵系统在下次启动,能够迅速地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方便:控制器自动根据工况,打开自动清洗功能,无需人工操作,减轻操作人员负担。
(2)参数可调:可设置的参数有停机自动清洗功能、连续工作时间再清洗时间、蒸气冲洗时间、氮气吹干时间、清洗时变频器频率、蒸汽冲洗方式、清洗介质回收功能,操作人员可在菜单上设置不同的参数来满足实际需求。
(3)清洗的介质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来调节,在此发明中我们特定用水相介质,包括蒸汽,醇类介质,有机溶媒,或蒸汽和有机醇,蒸汽和有机溶媒类,结合进行脉冲式的清洗方式;清洗的介质可以调节pH来增加清洗效率,常用的pH范围可以根据工况而定,通常pH值在0-12。
(4)介质回收功能,有专用的介质回收阀门,可重复利用原料,避免浪费,节约原料。
(5)清洗时变频器频率可根据需要调节。
(6)减少真空泵内腔的腐蚀问题,采用自动清洗装置,能及时清洗掉腐蚀的介质,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清洗介质回收截止阀、2为生产介质回收截止阀、3为真空泵组件、4为氮气截止阀、5为蒸气截止阀、6为真空用气设备截止阀、7为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4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