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区分方向SMT的传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4531.4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滕大成;李彬;隋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新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杜希现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分 方向 smt 传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区分方向SMT的传声器。
背景技术
传声器,又叫麦克风、话筒、微音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由Microphone翻译而来。二十世纪,麦克风由最初通过电阻转换声电发展为电感、电容式转换,大量新的麦克风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这其中包括铝带、动圈等麦克风,以及当前广泛使用的电容麦克风和驻极体麦克风。按换能原理不同,传声器可分为:电动式(动圈式、铝带式),电容式(直流极化式)、压电式(晶体式、陶瓷式)、以及电磁式、碳粒式、半导体式等传声器。
驻极体传声器按照信号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模拟驻极体传声器和数字驻极体传声器。驻极体传声器一般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对应电连接的电路板、背极膜和背极板。背极膜和背极板构成感应声音信号的平行板电容器,背极膜和背极板将声音信号转换成代表声音的电信号后,通过电路板向外输出。传统驻极体传声器,结构比较简单,因此成本低廉,在各种场合应用都非常广泛,是目前传声产品的主流传声器。由于驻极体传声器体积小巧,直接将传声器焊接在应用设备上非常困难,一般采用连接外引线或采用改进型的传声器。改进型传声器,一般包括传声器本体,本体端部的电路板外侧面上设有内焊盘,电路板外侧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与内焊盘一一对应设置的外焊盘,内焊盘和外焊盘通过SMT方式焊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通过设置在线路板上的较大的外接焊盘与应用设备进行焊接,非常方便。但是这种改进型传声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结构原因,传声器外壳都呈圆柱状,因此在将传声器本体SMT到线路板上时,将内焊盘和外焊盘对准的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焊接错位,甚至焊接失败的现象,成品率难以保证,导致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SMT时对齐方便、准确,成品率高,且焊接可靠的不区分方向SMT的传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不区分方向SMT的传声器包括传声器本体,本体端部的电路板外侧面上设有内焊盘,电路板外侧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与内焊盘一一对应设置的外焊盘,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内焊盘设置成与本体同轴设置的圆环状,内焊盘和外焊盘之间电连接有由涂抹在外焊盘上的锡膏热熔而成的焊锡。
本结构的不区分方向SMT的传声器是通过环形焊接结构来实现SMT时对齐方便、准确,成品率高,且焊接可靠的。
环形焊接结构主要是指传声器本体端部电路板外侧的内焊盘呈圆环状,且内焊盘与传声器本体同轴设置,这样,在电路板外侧面上就形成了与输入输出信号对应的多个圆环形内焊盘。相邻的内焊盘间隔绝缘设置,这样,可以保证相邻内焊盘在结构上的隔离、绝缘。电路板外侧线路板上的外焊盘为传统的圆盘状,只对应内焊盘的一小部分。在进行SMT时,先交锡膏涂抹在外焊盘上,然后通过SMT设备将传声器本体自动放置到线路板的对应位置上即可。因为内焊盘设置成圆环状,无论SMT设备夹持传声器本体的角度如何,只要传声器本体轴心的放置位置与线路板上的安装中心对应,外焊盘都会与内焊盘的一部分上下对应起来。传声器本体在线路板上的角度,只能影响内焊盘的哪一部分与外焊盘对应,而不能影响内焊盘是否与外焊盘对应。所以环形设置的内焊盘从根本上解决了内焊盘与外焊盘的对应问题,保证了对应的准确性和焊接的可靠性,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在制造时,一般将相邻内焊盘之间的间隙设置得比内焊盘本身的宽度大,这样,在将内焊盘与线路板上的外焊盘进行SMT焊接时,可以保证锡膏热熔时不会流到相邻的内焊盘上,也就是避免了串流问题,从根本上杜绝了热熔短路问题,保证了焊接的可靠性。
作为改进,外焊盘呈与内焊盘一一对应的圆环状。
将外焊盘设置成圆环状,可以增大外焊盘的表面积,这样就降低了涂抹锡膏时的位置要求。涂抹锡膏时,只要涂抹在圆环形外焊盘的任一部位,热熔时都会与对应的圆环形内焊盘电连接在一起,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作为进一步改进,外焊盘上设有与外焊盘形状对应的辅助板,辅助板的两侧面上固设有电连接的辅助焊盘,外焊盘与对应辅助板的相邻辅助焊盘焊接在一起,内焊盘与对应辅助板的相邻辅助焊盘通过热熔的锡膏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新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新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4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多级分压开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电直驱发电机的装配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