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井砌筑模板组装风动快速装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4939.1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6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东;施云峰;马强;徐根全;陈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十工程处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建新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井 砌筑 模板 组装 风动 快速 装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组装拆器,尤其涉及一种立井砌筑内壁施工中,利用风动力快速组装或拆卸模板组的装拆器。
背景技术
在立井井筒施工中,内层井壁质量是矿井安全百年大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立井内壁施工中利用组装模板砌筑内壁的施工方法是:金属组装模板每节弧长1-1.2米,高度1-1.2米,模板上、下、左、右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模板组装连接的上下左右之间由M20×50的螺栓连接,完成一个循环(12模),大约需要装拆螺栓500-600次,这一过程均人工手工连续作业,劳动强度极大,再加上浇筑过程中作业环境恶劣,震捣噪声大,泥浆飞溅,空气污浊,因而在模板组装后,经常出现炸模、螺栓少装、漏装、螺栓螺母上不紧、螺栓螺母丢失现象,炸模主要是模板变形破坏造成的,当某一连接部位连续受力变形,造成模板失稳破坏后,混凝土会靠自重冲出模,并进一步破坏模板,从而造成炸模事故。炸模不但影响施工进度,还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内层井壁质量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而增加了施工和管理安全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效率高的立井砌筑模板组装风动快速装拆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井砌筑模板组装风动快速装拆器,它包括主壳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壳体2内设有进气通道1,在所述进气通道1上依次设有进气控制器3、正反转转换器5,所述正反转转换器5分别设有左进气通道和右进气通道,所述两进气通道均与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连接,所述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通过套筒12与模板装拆机构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包括设置在所述反转转换器5上部且在所述主壳体2的一密闭空间内并与所述左进气通道和右进气通道相连通的转子8,所述转子8上设有转子叶板9,所述转子叶板9与一联轴器对轮10连接,所述联轴器对轮10的转轴伸出所述主壳体2的外壁与一套筒连接自吸磁头11连接,所述套筒连接自吸磁头11上设有所述套筒12,在所述主壳体2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密闭空间相连通的压力调节器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模板装拆机构Ⅱ它包括通过第一活动铰链18与所述主壳体2连接的副壳体16,所述副壳体16的另一端呈V形且与一V形的磁吸座盘14通过第二活动铰链15连接,在所述磁吸座盘14的上部左侧设有螺母座13,中部活动的设有螺母22,右侧设有第一模板21和第二模板20,所述套筒12套接在一螺栓23上并通过所述正反转转换器5的右进气通道对所述螺栓23旋转,所述螺栓23分别旋拧到第二模板20、第一模板21、螺母22上,相反,通过所述正反转转换器5的左进气通道对所述螺栓23旋转,所述螺栓23分别脱离螺母22、第一模板21、第二模板2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主壳体2的中部外壁与所述副壳体16V形端部的外壁之间设有拉力弹簧1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进气控制器3上设有开关手柄4,所述开关手柄4与所述主壳体2的外壁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主壳体2内设有进气通道1,在所述进气通道1上依次设有进气控制器3、正反转转换器5,所述正反转转换器5分别设有左进气通道和右进气通道,所述两进气通道均与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连接,所述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通过套筒12与模板装拆机构Ⅱ连接,工作时,将带有一定压力的风进入进气通道1,通过进气控制器3到达正反转转换器5,然后进入正反转转换器5的右进气通道或左进气通道,在进入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带动套筒12旋转,由于套筒12与模板装拆机构Ⅱ连接,从而实现了模板组装时的快速装拆,实现了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效率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进气通道,2、主壳体,3、进气控制器,4、开关手柄,5、正反转转换器,6、压力调节器,7、溢气阀,8、转子,9、转子叶板,10、联轴器对轮,11、连接自吸磁头,12、套筒,13、螺母座,14、磁吸座盘,15、第二活动铰链,16、副壳体,17、拉力弹簧,18、第一活动铰链,19、压缩弹簧,20、第二模板。21、第一模板,22、螺母,2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井砌筑模板组装风动快速装拆器,它包括主壳体2,在所述主壳体2内设有进气通道1,在所述进气通道1上依次设有进气控制器3、正反转转换器5,在所述进气控制器3上设有开关手柄4,所述开关手柄4与所述主壳体2的外壁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9,所述正反转转换器5分别设有左进气通道和右进气通道,所述两进气通道均与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连接,所述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通过套筒12与模板装拆机构Ⅱ连接;所述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包括设置在所述反转转换器5上部且在所述主壳体2的一密闭空间内并与所述左进气通道和右进气通道相连通的转子8,所述转子8上设有转子叶板9,所述转子叶板9与一联轴器对轮10连接,所述联轴器对轮10的转轴伸出所述主壳体2的外壁与一套筒连接自吸磁头11连接,所述套筒连接自吸磁头11上设有所述套筒12,在所述主壳体2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密闭空间相连通压力调节器6,该压力调节器6由一个单向控制体、弹簧、溢流阀7组成向内旋拧压力增大,向外旋拧压力减小,超过规定的压力气体从溢流阀7中溢出;所述模板装拆机构Ⅱ它包括通过第一活动铰链18与所述主壳体2连接的副壳体16,所述副壳体16的另一端呈V形且与一V形的磁吸座盘14通过第二活动铰链15连接,在所述磁吸座盘14的上部左侧设有螺母座13,中部活动的设有螺母22,右侧设有第一模板21和第二模板20,所述套筒12套接在一螺栓23上并通过所述正反转转换器5的右进气通道对所述螺栓23旋转,所述螺栓23分别旋拧到第二模板20、第一模板21、螺母22上,相反通过所述正反转转换器5的左进气通道对所述螺栓23旋转,所述螺栓23分别脱离螺母22、第一模板21、第二模板20;另外,在所述主壳体2的中部外壁与所述副壳体16V形端部的外壁之间设有拉力弹簧17。工作时,将带有一定压力的风进入进气通道1,通过进气控制器3到达正反转转换器5,然后进入正反转转换器5的右进气通道,带动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中的转子8及转子叶板9顺时针旋转,由于转子叶板9与一联轴器对轮10连接,联轴器对轮10的转轴伸出所述主壳体2的外壁与一套筒连接自吸磁头11连接,套筒连接自吸磁头11上设有套筒12,从而带动套筒12顺时针旋转,该套筒12套装在模板装拆机构Ⅱ中螺栓23头部,由于在模板装拆机构Ⅱ上设有副壳体16,所述副壳体16的另一端呈V形且与一V形的磁吸座盘14通过第二活动铰链15连接,在所述磁吸座盘14的上部左侧设有螺母座13,中部活动的设有螺母22,右侧设有第一模板21和第二模板20,套装在套筒12上的螺栓23分别穿过第二模板20和第一模板21的连接孔,实现了螺栓23螺母22旋拧将模板紧固;同理,将带有一定压力的风进入进气通道1,通过进气控制器3到达正反转转换器5,然后进入正反转转换器5的左进气通道,带动气动正反转联动机构Ⅰ中的转子8及转子叶板9逆时针旋转,由于转子叶板9与一联轴器对轮10连接,联轴器对轮10的转轴伸出所述主壳体2的外壁与一套筒连接自吸磁头11连接,套筒连接自吸磁头11上设有套筒12,从而带动套筒12逆时针旋转,该套筒12套装在模板装拆机构Ⅱ中螺栓23头部并对其逆时针旋转,即可将螺栓23与螺母22分离,实现了对模板的拆卸;通过上述对模板组装时的快速装拆,实现了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效率高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十工程处,未经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十工程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4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底塑料袋热封制袋机
- 下一篇:用于双螺杆泵的轴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