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刹车自行车脚撑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6863.6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0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民;牛生正;钱志飞;崔高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B62L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刹车自行车脚撑,将其与自行车后轮盘刹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机构,使得自行车脚撑合上后自行车处于刹车状态,脚撑打开后自行车原刹车装置自由使用。属于自行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在停车时不能自动刹车,因此在有坡道的路面停车很不稳定,另外当骑车人在骑车时忘记打开脚撑而骑行时也非常危险。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设计了可刹车自行车脚撑,将其与自行车后轮盘刹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机构,使得自行车脚撑合上后自行车处于刹车状态,脚撑打开后自行车原刹车装置自由使用。该发明可以保证自行车稳定地停放在坡道上,防止自行车因为路面倾斜或者大风而跌倒。除此主要功能外此种新形刹车脚撑机构还可提醒自行车使用者在骑车时打开脚撑,防止因为脚撑没有打开而刮磨路面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自行车在停车时不能自动刹车,提供一种可刹车自行车脚撑,将其与自行车后轮盘刹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机构,使得自行车脚撑合上后自行车处于刹车状态,脚撑打开后自行车原刹车装置自由使用。该发明可以保证自行车稳定地停放在坡道上,防止自行车因为路面倾斜或者大风而跌倒。除此主要功能外此种新形刹车脚撑机构还可提醒自行车使用者在骑车时打开脚撑,防止因为脚撑没有打开而刮磨路面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可刹车自行车脚撑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刹车自行车脚撑包括脚撑、球铰链、U形连杆、滑块和L形拉杆。球铰链固定在脚撑上,U形连杆的一端通过球铰链与脚撑相连,U形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球铰链与滑块相连,滑块上固定有L形拉杆。滑块在固定机架的U形槽内移动,组成摇杆滑块机构。所述滑块由垫圈和夹板通过螺栓连接而成。脚撑往下摆动撑起时,通过球铰链将运动传给连杆,连杆通过球铰链将运动传给滑块,滑块上固连的L形拉杆推动闸刹杠杆摆动克服弹簧力使闸刹抱住自行车后轮,起到刹车作用。脚撑往上摆动返回时,运动正好相反松开闸刹,自行车处于正常状态。
本实用新型可刹车自行车脚撑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将其与自行车后轮盘刹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机构,使得自行车脚撑合上后自行车处于刹车状态,脚撑打开后自行车原刹车装置自由使用。该发明可以保证自行车稳定地停放在坡道上,防止自行车因为路面倾斜或者大风而跌倒。除此主要功能外此种新型刹车脚撑机构还可提醒自行车使用者在骑车时打开脚撑,防止因为脚撑没有打开而刮磨路面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可刹车自行车脚撑主视图。
图2是可刹车自行车脚撑仰视图。
图3是可刹车自行车脚撑的滑块结构及组装示意图。
图4是可刹车自行车脚撑的滑块示意图。
图中:1、脚撑,2、球铰链,3、U形连杆,4、滑块,5、固定机架,6、L形拉杆,7、垫圈,8、夹板,9、自行车后轮,10、闸刹带,11、抱闸,12、闸刹杠杆,13、压缩弹簧,14、刹车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可刹车自行车脚撑包括脚撑1、球铰链2、U形连杆3、滑块4、固定机架5和L形拉杆6。
脚撑1通过球铰链2与U形连杆3相连,U形连杆3再通过另一球铰链2’与滑块4相连,滑块4在固定机架5的U形槽内移动,组成摇杆滑块机构。所述的滑块4由垫圈7和夹板8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在滑块上固连有位置可调节的L形拉杆6,当脚撑1下压撑起时通过摇杆滑块机构将运动传给滑块4(垫圈7和夹板8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再通过L形拉杆6的运动克服压缩弹簧13的弹簧力驱动自行车闸刹杠杆12,将力传给闸刹带10使抱闸刹11抱死从而使自行车后轮9刹住,此时刹车钢丝绳14处于松弛位置。L形拉杆6与滑块4的相对位置可调,目的是保证脚撑1撑起时能将自行车闸刹杠杆12刹到位。当需要骑行时,脚撑1向右抬起通过摇杆滑块机构松开自行车后刹,刹车钢丝绳14在压缩弹簧13的弹簧力作用下又继续绷紧,自行车处于正常骑行状态。所述球铰链2、2’采用市售球铰链。
工作原理:
如附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6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保险杠结构
- 下一篇:一种视频图像格式的转换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