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高湿模拟与干预实验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344.1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戚中田;任浩;陶清源;于文瑄;朱凤慧;赵平;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模拟 干预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模拟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拟热带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及与之相关的干预实验舱。
背景技术
环境模拟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科技、军工产品、通讯器材等领域,特别是对高温、高湿环境的模拟,可以对产品进行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的测试,从而判断产品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在军事领域,环境模拟系统可用于研究湿热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其防护,也可用于复合因素如湿热、噪声、震动等对人体的综合作用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通过建立完善的药物评价系统,筛选出防治中暑、抗疲劳、提高机体耐热能力的药物,为增强作战人员在热带环境下的耐受性提供参照。原有的环境模拟系统存下以下缺点:仅仅单独模拟了高温环境或高湿环境,未将两者综合起来,特别是无法模拟热带雨林环境;模拟出的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达不到要求或者温度、湿度指标不稳定;没有模拟出自然光照以及热带环境下的声音等;中央控制系统未实现智能化,无法采集的完整且准确的数据,无法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报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湿模拟与干预实验舱,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实验舱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一种高温高湿模拟与干预实验舱,主要由舱体、中央控制系统、仪表系统及技术支撑系统构成,其中舱体主要由隔热保温舱壁、耐高温高湿不锈钢门、真空可遮蔽式观察视窗、采血口组成;仪表系统包括舱内温度仪表盘、湿度仪表盘、光照度仪表盘及噪度仪表盘;技术支撑系统主要由电加热设备、加湿设备、空调系统、地热系统、生物效应灯、照射辐射热源、声源播放器等构成;舱体通过输送管道与设备相连,控制人员通过中央控制系统精密控制舱内的温湿度、光照度及噪度等参数,各数据实时反馈在系统界面上,并与仪表盘上的物理数据对比,确保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高湿模拟与干预实验舱,主要包括舱体、中央控制系统、仪表系统以及技术支撑系统,所述的舱体通过仪表系统、技术支撑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的舱体的主体采用隔热保温材料搭建,前侧设有进出口,后侧设有紧急通道出口,较佳地,进出口和紧急通道出口均由耐高温高湿不锈钢门构成;左右两侧为木质护墙格栅,防止实验人员接触烫伤;前侧还设有真空可遮蔽式观察视窗,控制人员可通过真空可遮蔽式观察视窗观察内部实验人员活动情况;舱体的顶部安装有照明、紫外杀菌装置,提供舱内普通工作照明和实验后的紫外线照射杀菌;
仪表系统包括舱内温度仪表盘、湿度仪表盘、光照度仪表盘及噪度仪表盘等;
技术支撑系统安装在舱体内,主要由舱内温湿度系统、光照度系统和噪度系统组成,舱内温湿度系统主要由电加热加湿设备、空调系统、地热系统、温湿度传感器组成,空调系统包括2-6个送风口和2-6个回风口;光照度系统主要由照射辐射热源、生物效应灯和照度传感器组成;噪度系统主要由声源播放器和噪度传感器组成。
所述的送风口安装在舱体右侧,为3个;回风口安装在舱体左侧,为4个。
所述的真空可遮蔽式观察视窗下端有2-10个采血口,用于采集人体环境耐受前后的血液样本,为后期的数据收集分析作支撑。
所述的舱体内侧上方还安装有:无触摸对讲系统,确保与中央控制室实现无按键通话功能;耐高温高湿云台摄像头,实现全角度观察舱内实验人员活动情况。
本实用新型运行时,根据环境模拟的要求分别在中央控制系统内输入温度值、湿度值、噪度值,手动调节照射辐射热源和生物效应灯控制舱内光照度,系统运行半小时后,舱体内各参数达到设定要求并保持恒定。
舱内的温湿度恒定主要由空调系统、地热系统控制,空调系统采用下送上回的方式将加热加湿的空气通过安置在舱体内右侧(下方)的3个送风口输送至舱内,舱体内未设置出风口,空气由安置在舱体内左侧(上方)的4个回风口实现再循环,地热系统补偿热量损失。两种方式一主一辅,确保舱体内温湿度恒定和均匀;光照度由照射辐射热源和生物效应灯控制,舱内顶部中间架设有照射辐射热源,顶部的四个角和中间各架设一盏生物效应灯,确保照度和辐射度的均匀;噪度由舱内的声源播放器产生,用于模拟雨林环境声音。相应的传感器再将采集的数据反馈回中央控制系统与仪表系统,从而实现各数据的实时监测、自调控和精确记录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溶液自动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硫酸废液除杂用萃取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