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道路粉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8367.4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孙延友;常立新;刘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775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道路 粉尘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道路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式道路粉尘收集装置的移动机构为牵引车,牵引车头后方的车架上设置集尘箱,引风机为集尘箱提供负压,负压管的进口和吸尘罩连接,出口和集尘箱连接,负压管和吸尘罩位于车架正下方,通过液压升降调节系统调节吸尘罩和地面的距离,以维持吸尘罩和地面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较好的吸尘效果。但是液压升降调节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新的调节吸尘罩与地面距离的调节机构的移动式道路粉尘收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式道路粉尘收集装置,包括牵引车、位于牵引车头后方车架上的集尘箱、为集尘箱提供负压的引风机、负压管以及吸尘罩,负压管的进口和吸尘罩连接,出口和集尘箱连接,所述负压管为软管结构,所述吸尘罩位于车架后下方,吸尘罩后端通过行走轮支撑于路面上,吸尘罩两侧设置连杆,连杆的前端悬吊铰接于车架尾部下方。
上述移动式道路粉尘收集装置,所述行走轮为并设的两个。
上述移动式道路粉尘收集装置,所述行走轮最低点和吸尘罩下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吸尘罩设置连杆,连杆的前端悬吊铰接于车架尾部下方,并且吸尘罩后端通过行走轮支撑于路面上,在道路粉尘收集装置移动过程中,吸尘罩通过车架升降和行走轮来适应路面的变化,以维持吸尘罩和地面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较好的吸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尘箱,2负压管,3行走轮,4吸尘罩,5连杆,6引风机,7牵引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道路粉尘收集装置,包括牵引车7、位于牵引车头后方车架上的集尘箱1、为集尘箱提供负压的引风机6、负压管2以及吸尘罩4,负压管的进口和吸尘罩连接,负压管的出口和集尘箱连接,所述吸尘罩位于车架后下方,吸尘罩后端通过行走轮3支撑于路面上,吸尘罩两侧设置连杆5,连杆的前端悬吊铰接于车架尾部下方。为了适应吸尘罩的升降需要,所述负压管为软管结构。
具体地,所述行走轮为并设的两个。
所述行走轮最低点和吸尘罩下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mm,有效提高了收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资少、制作方便、安全,能够有效的改善生产场所环境,收尘效率高。使用该道路粉尘收集装置进行清理地面灰尘,不仅节能降耗而且较大程度的减少环卫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像水泥、钢铁、发电等粉尘排放较多的企业内道路上,可以将收集的粉尘回填入库,这样就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未经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8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