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饮水瓶电解氢水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9214.1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9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平久井健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容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饮水 电解 水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容器电解氢水发生器,特别是一种可以在没有市电电源的室外或室内运动场馆使用的便携式饮水瓶电解氢水发生器。
背景技术
科学研究证明,现代人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造成人体血液和细胞中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过量的活性氧不仅使人体内细胞氧化后被损伤,而且可以促进人的衰老,还会引发癌症等各种现代疾病。特别是激烈的体育运动后,人体肌肉纤维进行重要的氧化活动而感到酸痛疲劳。医学专家们发现,氢气是强还原剂,适量的氢气溶解在饮用水中成为氢水后直接饮用,特别是在激烈的体育运动后饮用氢水,可以通过还原反应中和人体血液和细胞中过量的呈酸性的活性氧,有利于减轻疲劳,保护人体的健康。目前家庭用的小型饮水用电解氢水发生器,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201742U,名称为“一种中性富氢水电解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结构:把阳极和阴极组成的开放式电解槽设置在水容器的底部,电离时氢离子移向阴极接受电子析出氢气,溶解在水中成为氢水。上述的一种中性富氢水电解装置的第一个缺点是:因为在开放式电解槽中的阳极和阴极中间没有离子隔离膜,没有分开的氢离子和氧离子的排出口,所以阳极和阴极电离的氧离子和氢离子仍然是可逆反应,电解产生的氢气与水接触的时间短,部分氢气直接冒出水面,影响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生成氢水中的氢气含量很低;第二个缺点是:上述的一种中性富氢水电解装置体积大,而且必需有交流电源供电,所以是不可以携带到室外或各种场地去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饮水用电解氢水发生器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在没有交流电源供电的室外或室内也能正常使用的便携式饮水瓶电解氢水发生器。便携式饮水瓶电解氢水发生器可以携带去室外运动场或室内体育馆等场所使用,操作简单、设备安全,氢水中氢气的含量高,激烈运动后饮用,通过还原反应中和人体血液和细胞中过量的呈酸性的活性氧减轻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便携式饮水用瓶型电解氢水发生器由贮水筒、贮水筒顶盖和电解氢气发生部组成。
便携式饮水瓶型电解氢水发生器中部设有细高圆筒型的贮水筒,贮水筒的直径与高度比为1∶3~4,贮水筒22设计成细高形状的目的是使电解发生的氢气与贮水筒中的饮用水有较长时间的接触,提高氢气的溶解效率,增加氢气的溶解度。贮水筒的上部外周边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的作用是与贮水筒顶盖螺接和防漏。贮水筒顶盖的上部中心设有安全阀。安全阀的作用是氢水中的气体在贮水筒内释放,会使贮水筒内部压力增大,当贮水筒内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安全阀会自动排出气压,保证安全。贮水筒上部内侧设有水位上限线,水位上限线的目的警视贮水筒中的装水量不可以超过水位上限线,如果贮水筒中的装水量超过水位上限线,会影响安全阀的正常工作,所以贮水筒中的装水量控制在水位上限线以下。贮水筒下部内侧设有内螺纹。内螺纹的作用是与电解氢气发生部螺接和防漏。
电解氢气发生部的上部中心设有电极部装置。电极部装置的外部设有电极壳,电极壳采用树脂材料制成。电极壳的上部设有一个方形的开口,电极壳上部的开口的作用是向上排放电解的氢气进入贮水筒的水中溶解成为氢水。电极壳的侧边设有连通口。连通口的作用是电解反应过程中排出产生的臭氧气体。电极壳的内部设有反应室。反应室由连通口与贮水筒连通。贮水筒中的水分别从电极壳上部的开口和电极壳侧边的连通口进入反应室。反应室体积较小呈扁平状。反应室的上部水平设有一片高分子膜。高分子膜是现有技术,高分子膜的厚度为127~183微米。高分子膜具有导电性,并且具有承受100~300克的荷重的线形弹性。高分子膜的上表面设有阴极电极板,高分子膜的下表面设有阳极电极板。阴极电极板和阳极电极板分别从上下夹紧高分子膜。阴极电极板和阳极电极板是孔状或网状的镀白金的金属体。阴极电极板由阴极电极连接线与阴极电极控制基板连接用端子连接。阴极电极控制基板连接用端子与控制基板的负电压输出端连接。阳极电极板的下表面设有阳极电极用弹簧。阳极电极用弹簧的作用是使阳极电极板向上压紧高分子膜和阴极电极板,防止因震动发生断路或损伤设备。阳极电极用弹簧下端与阳极电极用弹性片控制基板连接用端子连接。阳极电极用弹性片控制基板连接用端子与控制基板正电压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容,未经杨小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9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电动车的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单实用的开关量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