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9259.9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7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晓勇 |
主分类号: | A01D57/01 | 分类号: | A01D57/01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苇 收割机 连杆 缓冲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的收割设备,特别指一种适用于黄麻、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尤其是适用于芦苇收割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芦苇面积10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芦苇近千万吨,到收割的季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能够达到使用要求的芦苇收割机械设备。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芦苇生长在湖南、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收割的季节却是9~12月份,而这季节多半也是大风多雨的季节,如果在芦苇地里收割机收割芦苇时遇到大风、大雨,甚至下大雪,芦苇会被压倒在地面上,而无法抬起,收割机根本无法收割。目前也没有这样一种收割机上设置有能够将倒地的芦苇扶起后再进行收割的装置,也没有一种高杆作物收割机在遇到斜坡,土埂或异物时能够将收割机的前端的部份按照地势抬起,保护收割机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收割机遇到斜坡、土埂或异物时起到一个缓冲保护作用,且仿形机构结构简单,性能优越,维护方便的芦苇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设置在机车前方的收割机仿形连杆缓冲分苇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机车前方的两组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和分苇装置,其中:
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包括一端连接在机车底盘上的仿形器、固定杆、支架,和一端连接在仿形器上、另一端铰接在机车上的杆,其中固定杆另一端通过轴杆连接一对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支架;
所述的分苇装置固定设置在仿形器和连杆上,包括驱动马达、滚筒和设置在滚筒上的螺旋叶片;
所述的仿形器触物向上抬起,带动杆、支架、连杆及伸缩杆连环动作向后拉伸分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驱动,履带行走,收割芦苇时,收割机向前运动,分苇装置分开料后, 仿形连杆缓冲装置能够抬起倒地的芦苇后继续进行收割,当收割机遇到斜坡,土埂或异物时起到一个缓冲保护收割机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于收割时的如果遇到大风、大雨甚至下大雪时,芦苇会被压倒在地面上,而无法抬起,而分苇装置及仿形连杆缓冲装置的设置能够抬起倒地的芦苇后继续进行收割,达到了被各种因素造成芦苇倒伏的正常收割效果,也大大的提高了收割机的使用寿命和收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2可知,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机车前方,包括对应设置在机车前方的两组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和分苇装置7,其中:
仿形连杆缓冲装置包括一端连接在机车底盘上的仿形器6、固定杆17、支架1,和一端连接在仿形器6上、另一端铰接在机车上的杆8,其中固定杆17另一端通过轴杆14连接一对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另一端通过连杆2连接支架1;
所述的分苇装置7固定设置在仿形器6和连杆2上,包括驱动马达3、滚筒12和设置在滚筒12上的螺旋叶片16;
所述的仿形器6触物向上抬起,带动杆8、支架1、连杆2及伸缩杆10连环动作向后拉伸分苇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1一端通过支架轴套19设置在机车底盘上的轴杆20上,另一端连接并带动伸缩杆10伸缩或回位。所述的连杆2上设置有连杆套筒3与伸缩杆10连接。所述的伸缩杆10为成对设置的活塞式伸缩杆,包括伸缩杆10和设置在伸缩杆10外的套筒11,其中套筒11内设置有回位弹簧5,两套筒11之间通过连杆支架9固定。所述的轴杆14通过轴套13连接伸缩杆10,且轴杆14可在轴套13内旋转。所述的固定杆17成对设置,包括固定杆17和轴管15,且固定杆17和轴管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机车底盘上,两固定杆17之间通过大连杆支架18连接,固定杆17上还设置有控制支架1带动伸缩杆10向后拉伸的限位装置。所述的仿形器6前面部分为向上弯起的勾状结构。所述的分苇装置7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侧的仿形连杆缓冲装置上,且两组分苇装置底部导杆向机车驾驶室前端成倾斜角度,两组分苇装置之间间距从上至下设置为上窄下宽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及设计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晓勇,未经周晓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9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盆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视节目的音频信号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