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碎茶转子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9286.6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神农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碎茶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碎茶生产设备,尤其指一种绿碎茶转子机。
背景技术
绿碎茶外形呈沙粒形颗粒状,色泽绿润、汤色鲜绿明亮滋味浓醇,是各种保健茶、袋泡茶的理想茶叶原料。但是,在绿碎茶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茶叶粉碎形成颗粒状,这道工序费时费力,现有的生产设备容易使得茶叶在滚筒内挤压产生摩擦生热的现象,一旦有了足够的热量,茶叶容易发酵,汤色变红,失去了绿碎茶汤清叶绿的特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绿碎茶造粒过程中存在的摩擦生热导致绿碎茶发酵、品质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挤压行程短、不发热、挤压效果好的绿碎茶转子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绿碎茶转子机,包括动力装置、进料斗、筒体、转动轴、支架,所述筒体位于支架之上,进料斗位于筒体一侧上方,动力装置位于筒体一侧,动力装置与进料斗位于筒体同侧,转动轴水平位于筒体内部,转动轴一侧与动力装置相连,所述筒体的出口处依次设置有十字刀片和切割盘,十字刀片和切割盘的中心与转动轴相连,切割盘上有小孔。
所述转动轴为螺旋轴。
所述切割盘上小孔的数量为十至一百个,小孔均匀对称的排布在切割盘之上。
所述小孔的孔径在一至三厘米之间。
所述动力装置为电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挤压行程短、不发热、挤压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割盘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割盘与十字刀片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割盘与十字刀片的装配侧视图。
图中:动力装置1,进料斗2,筒体3,转动轴4,支架5,出口6,十字刀片7,切割盘8,小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绿碎茶转子机,包括动力装置1、进料斗2、筒体3、转动轴4、支架5,所述筒体3位于支架5之上,进料斗2位于筒体3一侧上方,动力装置1位于筒体3一侧,动力装置1与进料斗2位于筒体3同侧,转动轴4水平位于筒体3内部,转动轴4一侧与动力装置1相连,所述筒体3的出口6处依次设置有十字刀片7和切割盘8,十字刀片7和切割盘8的中心与转动轴4相连,切割盘8上有小孔9。
所述转动轴4为螺旋轴。
所述切割盘8上小孔9的数量为十至一百个,小孔9均匀对称的排布在切割盘8之上。
所述小孔9的孔径在一至三厘米之间。
所述动力装置1为电动机。
筒体3位于支架5之上,使用时,将杀好青的茶叶从进料斗2中倒入筒体3中,启动动力装置1,动力装置1一般为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转动轴4转动,可以设计转动轴4成一个螺旋轴,旋转的螺旋轴可以对茶叶进行揉捻动作,使得茶叶更容易被出口6处设置的十字刀片7切碎。在转动轴4的推进下,茶叶被迅速向前挤压,移动至筒体3的出口6,茶叶经过十字刀片7被切割成碎片,再经由切割盘8上的小孔9,最终形成颗粒状的绿碎茶。小孔9可根据生产要求设计孔径在一至三厘米之间,小孔9的个数为十至一百个,小孔9均匀对称的排布在切割盘8上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挤压行程短、不发热、挤压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神农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随州神农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9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滑板
- 下一篇:多层次多曲面单层焊接球钢结构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