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拉伸薄膜捆绑式横向拉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9948.X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4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瞿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55/16 | 分类号: | B29C5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广州市开发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拉伸 薄膜 捆绑 横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方法与设备,具体是指双向拉伸薄膜捆绑式横向拉伸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包装行业对包装物要求的提高和各种功能膜市场的迅速发展,双向拉伸薄膜由于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是未拉伸薄膜的3-5倍)、阻隔性能、光学性能、耐热耐寒性、尺寸稳定性、厚度均匀性等多种性能,并具有生产速度快、产能大、效率高等特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双向拉伸薄膜技术具有逐次拉伸和同步拉伸两大类。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双向拉伸薄膜技术主要采用逐次拉伸技术。逐次拉伸技术是先采用高低速拉伸辊对薄膜进行纵向拉伸(MDO),再采用横拉机对薄膜进行横向拉伸(TDO)。横向拉伸机由两组带有夹子的链条在张开一定角度的轨道中水平回转使得薄膜进行横向拉伸。逐次拉伸技术使得其具有薄膜厚度均匀性难以控制、设备结构庞大、能耗大、横向温差难控制、成本高等特点。
德国布鲁克纳公司将电磁技术应用到双向拉伸设备上,结合自身拉膜设备研制出线型同步电机(LISIM)同步拉伸设备。该同步拉伸技术使得双向拉伸薄膜与普通逐次拉伸设备生产的具有更加优异的特性。但是该同步拉伸技术使得滑块携带的链夹分别有同步线性感应的交流电机驱动,使得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能耗增加,同时该技术存在难于控制和设备结构庞大等特点。
针对目前双向拉伸技术及设备存在的设备结构庞大、高成本、高能耗和难于控制等问题,发展一种新型的双向拉伸方法及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能耗低、易于控制的双向拉伸薄膜捆绑式横向拉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向拉伸薄膜捆绑式横向拉伸的装置结构如下: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捆绑式横向拉伸单元构成;所述的捆绑式横向拉伸单元主要由纵拉辊、在纵拉辊两侧对称向外缠绕小于一周的第一柔性捆绑绳和第二柔性捆绑绳、第一转向滑轮、第二转向滑轮、第三转向滑轮、第四转向滑轮、第一张紧滑轮、第二张紧滑轮、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三丝杆、第一基准臂、第二基准臂、第一拉伸臂、第二拉伸臂、张紧滑轮固定座和基础支撑架构成;第一柔性捆绑绳由第一转向滑轮、第四转向滑轮和第一张紧滑轮支撑和第二柔性捆绑绳由第二转向滑轮、第三转向滑轮和第二张紧滑轮支撑,并保证第一柔性捆绑绳和第二柔性捆绑绳能够顺利随着纵拉辊循环运动;第一转向滑轮和第二转向滑轮分别固定在第一基准臂和第二基准臂上;第四转向滑轮和第三转向滑轮分别固定在第二拉伸臂和第一拉伸臂上;第一张紧滑轮和第二张紧滑轮固定在张紧滑轮固定座上;第一基准臂、第二基准臂、第一拉伸臂、第二拉伸臂和张紧滑轮固定座固定基础支撑架上并可以滑动;第二丝杆连接第一基准臂和第二基准臂,并通过第二丝杆调整第一基准臂和第二基准臂之间的距离;第三丝杆连接第一拉伸臂和第二拉伸臂,并通过第三丝杆调整第一拉伸臂和第二拉伸臂之间的距离;第一丝杆连接张紧滑轮固定座,并通过第一丝杆调整张紧滑轮固定座的位置,进而控制第一张紧滑轮和第二张紧滑轮的位置;通过丝杆分别调整基准臂和拉伸臂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纵拉辊处两柔性捆绑绳捆扎切入点和捆扎剥离点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薄膜的横向无级拉伸。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向拉伸薄膜捆绑式横向拉伸装置,与现有的逐次拉伸和同步拉伸薄膜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改变两捆绑绳在纵拉辊上捆扎切入点和捆扎剥离点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横向拉伸比,实现横向无级拉伸;
2、仅采用拉辊结构实现同步拉伸薄膜技术,去除传统的横向拉伸链条导轨机构,使得双向拉伸设备占地面积缩小,设备成本降低;
3、只需对拉辊进行温度控制,解决传统横向温差难以控制难题,同时降低能耗;
4、结构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容易实现控制。
附图说明
图1双向拉伸薄膜捆绑式横向拉伸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双向拉伸薄膜捆绑式横向拉伸单元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双向拉伸薄膜捆绑式横向拉伸单元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9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