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制秩序取放笔的笔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0515.6 | 申请日: | 201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颖;吕树寻;马良;杨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颖 |
主分类号: | A45C11/34 | 分类号: | A45C1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5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制 秩序 取放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存取同类型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图画是孩子教育启蒙的基本手段之一,彩色的画笔也许是大多数孩子拿到的人生第一支笔。五颜六色的的画笔是孩子充分反应自己想象力的最好手段,也给孩子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也成为了孩子创造未来的第一件工具。但是,面对满屋子的画笔是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彩色的画笔数量众多,孩子在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可能会用到很多画笔,但是孩子很难做到用完一支放回一支。现在的彩笔盒大都为每一只彩笔设置了放置的位置槽,但是为了安放牢固,许多彩笔盒都采用卡夹结构的位置槽,取放笔需要一定的力度,也就是说取放都有一些“费事”。孩子取用笔时“不得不”费事,但是收放笔时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省事——不放回去。所以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随处都能发现画笔,同时孩子想要某个颜色的画笔时,发现笔盒里已没有了想要的画笔,于是孩子又缠着家长买新的画笔,于是家中的画笔越来越多,但是想要的画笔却总是没有。如此的恶性循环,家中越来越乱、钱越花越多、孩子越来越随意,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不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笔的同时必须放回先前使用的笔的笔盒,迫使用过的笔被放回笔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强制秩序取放笔的笔盒,由一排置笔位和置笔位后面的取笔盒组成,所述一排置笔位中的每个置笔位只能存放一支笔,并且置笔位分成两种,其中一种为置换置笔位,另一种只设置1-2个,为通常的卡槽置笔位。所述置换置笔位是需要用另外一支笔放进该置笔位的时候才能取出该置笔位中原有的笔;所述卡槽置笔位是可以直接取出该置笔位中原有的笔。这样的设置可以强制将不用的笔放回到笔盒中,保持画笔的整齐,笔盒外的笔至多为可以从卡槽置笔位直接拿取的1-2支。这样的笔盒尤其适用于笔数众多的彩色画笔。
所述一排置笔位围成筒状,所围成的筒作为所述取笔盒,取笔盒一端封口,另一端作为取笔口。该笔盒形似笔筒,便于放置和美观。
所述一排置笔位为平面状,其后面的取笔盒为方盒,且方盒的某个侧面开放,作为取笔口。该笔盒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置笔位和取笔盒通过支架呈横向倾斜放置,在倾斜位的底端,取笔盒多出一排置笔位至少一个置笔位的空间,且多出的部分设开口,作为取笔口。该笔盒可以使顶出的笔自动滚到取笔口处,方便取用。
所述倒茬为成对软片,成对软片的边沿分别固定在每个所述栅格的两个侧框上,软片的方向向取笔盒倾斜,并且每个栅格中至少设置前后两对所述软片,前后两对软片的距离与笔的粗细一致。
所述倒茬为栅格的两端各设置前后两对所述软片,前后两对软片的距离与笔的粗细一致。
所述倒茬为毛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只保留1-2两个可直接拿取的置笔位,在取用其它新笔的同时必须将用过的笔放置在取用的新笔的位置,使待用的笔总是处于秩序的状态,既能方便查找、取用笔,又能避免笔的遗失。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画笔的乱放和遗失;可以减少乱放的画笔带来的污染和安全隐患。还可以让孩子有秩序、有条理地使用画笔;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使用物品的习惯;可以减轻家长、教师的劳动负担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强制秩序取放笔的笔盒的优选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强制秩序取放笔的笔盒的优选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强制秩序取放笔的笔盒的优选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一个格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一个格栅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格栅,2、挡板,3、取笔盒,4、取笔口,5、支架,6、软片,7、弧状卡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排格栅1,每个格栅作为一个置笔位,可容纳一支笔。格栅下面设置取笔盒3,取笔盒3中的某一个侧面开放,作为取笔口4。在其中1-2个格栅中设置弧状卡夹7,形成卡槽置笔位;其余格栅中设置前后两对对称设置的软片6(如图7),各软片朝向取笔盒3倾斜,形成倒茬,使笔只能从上面进,下面出,并且需要第二支笔顶出。倒茬也可以由位于格栅上下端的各前后两对较短的软片形成,如图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颖,未经李金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0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及带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卫清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