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钢锭浇铸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0800.8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倪翀奕;廖相巍;万雪峰;李广帮;赵刚;贾吉祥;李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B22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感应炉 钢锭 浇铸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锭浇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感应炉用的顶注钢锭浇铸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连铸技术的迅速发展,模铸生产工艺逐渐被淘汰,但在特种钢材生产及实验室新钢种开发还是以模铸生产为主,其中实验室新钢种开发主要采用真空感应炉进行熔炼,同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浇铸成锭,目前真空感应熔炼及浇铸钢锭的浇铸组件主要有顶注钢锭浇铸组件和底注钢锭浇铸组件两种形式。顶注钢锭浇铸组件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真空钢锭浇铸组件,它包括浇铸漏斗、保温帽口和钢锭模,保温帽口位于浇铸漏斗和钢锭模之间,钢液通过浇铸漏斗底部浇口,经保温帽口注入钢锭模。采用这种浇铸方式,由于钢锭液经浇铸漏斗注入钢锭模时,钢液易产生飞溅和流柱偏析,影响钢锭表面质量,需对钢锭进行表面修整,经处理后的钢锭成材率较低,同时,这种形式的组件必需在真空室内进行组装,不便于连续组织生产,生产效率较低,而且不能够提前预热,冷型浇铸又会影响铸锭质量,加之真空浇铸时容易发生漏钢而损坏真空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钢锭浇铸组件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材率高、可提前预热、不易漏钢的用于真空浇铸的顶注钢锭浇铸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真空感应炉用钢锭浇铸组件包括浇铸漏斗、保温帽口和钢锭模,其特点是在所述的保温帽口外设有帽口圈,在帽口圈和浇铸漏斗之间还安有浇口圈,钢锭模的底部安设有其顶部略高于钢锭模底面上表面的透气塞,钢锭模两侧安有吊耳,所述浇注漏斗和浇口圈之间采用机械凸台定位连接,所述浇口圈、帽口圈和钢锭模之间采用机械齿口配合方式定位连接,所述浇铸漏斗、浇口圈、保温帽口、钢锭模和透气塞的中心均重合于同一直线。
本实用新型真空感应炉用钢锭浇铸组件在所述浇铸漏斗内设置有缓流平台,以缓冲钢液流,保证钢液流稳定浇注;所述透气塞呈圆台状,其顶部高出钢锭模底面上表面5~1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安装后的中心线均重合于同一直线,加之浇铸漏斗内设置缓流平台,可保证钢液流稳定浇注,底部的透气塞避免了钢液直接冲刷钢锭模,从而提高成材率10~12%。
2.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齿口配合和机械凸台配合的定位连接方式与现有的简单搭接方式相比不仅便于组装,还可保证组装后的钢锭浇铸组件成为便于吊运的整体结构,从而达到可整体预热的目的,便于连续组织生产,又能保证真空浇铸过程中不宜漏钢,安全可靠性大为提高。
3.本实用新型保温帽口衬于帽口圈内,有利于补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锭浇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浇铸漏斗,2为浇口圈,3为保温帽口,4为帽口圈,5为钢锭模,6为透气塞,7为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真空感应炉用钢锭浇铸组件从上至下依次由浇铸漏斗1、浇口圈2、内设保温帽口3的帽口圈4和钢锭模5所组成。在钢锭模5的底部中心安设有透气塞6,透气塞6呈圆台状,其顶部高出钢锭模5底面上表面5~10mm,可避免钢液直接冲刷钢锭模。为便于吊运,在钢锭模5的两侧还安有吊耳7。在浇注漏斗1内设置有缓流平台,可保证钢液流稳定浇注。本实用新型浇注漏斗1和浇口圈2之间采用机械凸台配合方式定位连接,浇口圈2、帽口圈4和钢锭模5之间采用机械齿口配合方式定位连接,可确保组合后浇铸组件各部件之间不窜动,成为整体结构,而且各部件的中心线均重合于同一直线上,以确保钢液浇注在透气塞6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0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纤维毡用粉末粘结剂
- 下一篇:钢板冷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