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灯延时关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1271.3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季林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星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58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灯 延时 关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车灯延时关闭装置。
背景技术
车灯是车辆照明、指示用的工具,根据车灯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前车灯和后车灯,根据车灯的功能可以分为照明灯、转向灯、车牌照明灯、制动灯等,部分车辆还设有其他种类的车灯,车灯在车辆安全行驶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汽车的车灯在汽车熄火后往往就自动关闭,当驾驶者在光线较差或者夜间其他照明设备不好的情况下停车,然后需要继续步行一段距离时,由于光线较差会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当路况不好时甚至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事件。而此时,汽车上的车灯确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驾驶者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汽车停车熄火后,汽车的车灯处于关闭状态,当驾驶者在光线较差或者夜间其他照明设备不好的情况下停车,然后需要继续步行一段距离时,由于光线较差会带来很大的不便,提供一种汽车车灯延时关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车灯延时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汽车点火开关连接检测汽车当前点火状态的车身控制模块;
与车身控制模块连接储存当前车灯延时关闭时长信息的可擦写存储模块;
与车身控制模块及待延时关闭车灯连接的延时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与车身控制模块连接的延时关闭时长信息修改模块,以修改储存在可擦写存储模块中的延时关闭时长信息。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与车身控制模块连接的延时重置模块,以重置延时继电器的延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灯包括近光灯和后雾灯。
所述可擦写存储模块采用EEPROM。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灯延时关闭装置,可方便地在汽车熄火后对车灯进行延时关闭操作,便于驾驶者在光线较差或者夜间其他照明设备不好的情况下停车熄火后继续使用车灯进行照明,避免了由于路况不好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延时时长可以方便的进行修改和重置也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汽车停车熄火后,由于光线较差或者夜间其他照明设备不好给驾驶者继续步行所带来不便的分析,提供一种汽车车灯延时关闭装置。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灯延时关闭装置包括车身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主要涉及车体中灯,门,窗及车身防盗部分的控制,与汽车其他模块共同承担整车的性能与安全的实现,为驾驶带来更多的智能与舒适。越来越多的车身电子设备在车身得到应用,使得车身控制模块控制对象更多;各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各种功能都需要通过车身控制模块来实现,使得车身控制模块功能更加强大;各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越来越多,一个信息可同时供许多部件使用,要求车身控制模块的数据通信功能越来越强;单一集中式车身控制模块很难完成越来越庞大的功能,使得总线式、网络化车身控制模块成为发展趋势,对于车身控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是熟知的,此处不再进行累述。
本实用新型中,车身控制模块连接汽车点火开关,以检测汽车当前点火状态,只有当车身控制模块检测到当前处于熄火状态,才会启动后续的工作。车身控制模块连接一可擦写存储模块,可擦写存储模块中储存当前车灯延时关闭时长信息,车灯的延时时长由可擦写存储模块中储存的延时关闭时长信息确定。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可擦写模块存储采用EEPROM。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延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与车身控制模块以及待延时关闭的车灯连接,在汽车熄火后,车身控制器读取可擦写存储模块中的当前车灯延时时长信息,然后控制延时继电器,延时时长过程中与延时继电器连接的车灯保持亮起状态,驾驶者可在这段过程中步行离开以确保行走安全,延时时长到达后车灯熄灭。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进行延时关闭的车灯可以是汽车上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车灯,较好的是将近光灯和/或后雾灯进行延时关闭操作,以便于在汽车任意停车方向时进行照明,同时由于近光灯和后雾灯的功率均不大,也可降低电瓶电量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星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星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1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