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轴向冲击力无刷直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1816.0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9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勋;林仕美;徐生林;喻大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库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冲击力 直流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机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抗轴向冲击力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无刷电机是指无电刷和换向器的电机,又称无换向器电机。早在上世纪诞生电机的时候,产生的实用性电机就是无刷形式,即交流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这种电动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异步电动机有许多无法克服的缺陷,以致电机技术发展缓慢。
本世纪中期诞生了晶体管,因而采用晶体管换向电路代替电刷与换向器的直流无刷电机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新型无刷电机称为电子换向式直流电机,它克服了第一代无刷电机的缺陷;而现有的直流无刷直流电机抗轴向冲击力的能力普遍不高,对于一些要求轴向力承受能力比较大的应用场合,如电动瓦斯射钉枪等,已经不能满足抵抗轴向冲击力的要求。在使用中由于冲击力造成轴承的损坏,会大大减小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直流无刷直流电机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抵抗轴向冲击力的无刷直流电机,避免轴承的损坏,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以满足轴向力承受能力比较大的应用场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轴向冲击力无刷直流电机,其包括电机外壳以及设置在电机外壳内的电机轴、磁缸、线圈、硅钢和换向器,所述磁缸设置在电机轴上,所述线圈和硅钢设置在电机外壳的内壁上;在所述电机外壳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盖,其后端设置有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在所述轴承的至少一端侧上设置有用于抵抗轴向冲击力的缓冲抗震机构,实现冲击力的缓冲释放,起到减小轴承所受轴向冲击力的作用。
上述的抗轴向冲击力无刷直流电机,其中,所述电机轴上在位于磁缸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与磁缸前后端相适配的前铜衬套和后铜衬套,用于动平衡调整;所述后铜衬套与轴承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抗震机构采用的是相叠加的缓冲弹性体和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弹性体和缓冲垫片设置在电机轴上,所述缓冲弹性体通过缓冲垫片与轴承相接触。
上述的抗轴向冲击力无刷直流电机,其中,所述缓冲弹性体和缓冲垫片分别设置在轴承的外环与前、后端盖与之间,所述缓冲弹性体通过缓冲垫片与轴承的外环相接触。
上述的抗轴向冲击力无刷直流电机,其中,所述缓冲弹性体和缓冲垫片分别设置在轴承的内环与前、后铜衬套之间,所述缓冲弹性体通过缓冲垫片与轴承的内环相接触,所述调整垫片设置在后铜衬套与缓冲弹性体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弹性体为○型橡胶圈或环形弹簧,当需要较小的缓冲刚度时,采用○型橡胶圈作为缓冲弹性体;当需要较大的缓冲刚度时,环形弹簧作为缓冲弹性体。
作为优选,上述轴承采用的是深沟球轴承,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承的至少一端侧设置缓冲抗震机构,电机轴上受到的轴向冲击力,通过铜衬套作用到缓冲抗震机构上,经过缓冲抗震机构减小后传递到机壳上,从而对冲击力进行释放,起到对轴向冲击力的缓冲作用,避免轴承损坏,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且抗轴向冲击力的能力高,满足了一些要求轴向力承受能力比较大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机轴,2-前端盖,3-电机外壳,4-磁缸,5-线圈,6-硅钢,7-后铜衬套, 8-换向器,9-调整垫片,10-圆柱销,11-后端盖,12-缓冲垫片, 13-缓冲弹性体,14-轴承,15-前铜衬套,16-缓冲弹性体, 17-缓冲垫片, 1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轴向冲击力无刷直流电机,其包括电机外壳3以及安装在电机外壳3内的电机轴1、磁缸4、线圈5、硅钢6和换向器8。该磁缸4安装在电机轴1的中段上,在电机外壳3的内壁上安装硅钢6以及安装在硅钢6上的线圈5,该线圈5与磁缸4相对应设置,换向器8设置在线圈5和硅钢6一端。在电机外壳3的前后端上分别安装有前端盖2和后端盖11,该电机外壳3分别与前端盖2、后端盖11采用圆柱销连接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库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库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1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球场球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电机磁场分布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