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3159.3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瑶;袁贵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雷凯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7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应用于油气混合介质计量前的分离。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油气分离装置只具备一些简单分离等方面的优点,在具体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1、容积式分离罐,不耐压,误差大,操作复杂;2、井口功图量油技术对于连抽带喷、油管漏失等抽油机井使用效果不理想;3、异性增容翻斗技术翻斗长期工作可能导致螺栓松动或轴承磨损,出现计量不准、翻斗不翻的现象,在温度低得冬季,原油在翻斗边缘结蜡,改变了翻斗的容积和重心位置;4、称重计量车量油技术仅适用于低产液单井,不能长时间连续量油,且无法计量产气量,令该装置采用人工方式控制计量罐与井口压力的平衡,不能实现精确控制。基于以上种种缺陷,对油田的工作造成诸多不便,大大的影响了油田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分离器的稳定工作,实现气液两相充分分离且不会出现二次混合,对后续的计量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证的油气分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旋流分离罐、二级分离控制罐、框体,旋流分离罐、二级分离控制罐均设置在框体上,旋流分离罐和二级分离控制罐的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旋流分离罐的一侧设置有混合介质进口管、旋流分离罐的顶部设置有气体流出管,二级分离控制罐的一侧设置有液体流出管,二级分离控制罐的顶部与气体流出管连通。
上述的旋流分离罐顶部与二级分离控制罐顶部之间的气体流出管上设置有放空阀。
上述的气体流出管上设置有自力式气液分离控制器。
上述的液体流出管上设置有自力式气液分离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保证分离器的稳定工作,实现气液两相充分分离且不会出现二次混合,对后续的计量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可在线带压下连续工作,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旋流分离罐2、二级分离控制罐5、框体4,旋流分离罐2、二级分离控制罐5均设置在框体4上,旋流分离罐2和二级分离控制罐5的底部通过连接管3连通,旋流分离罐2的一侧设置有混合介质进口管1、旋流分离罐2的顶部设置有气体流出管6,二级分离控制罐5的一侧设置有液体流出管7,二级分离控制罐5的顶部与气体流出管6连通。
上述的旋流分离罐2顶部与二级分离控制罐5顶部之间的气体流出管6上设置有放空阀8。
上述的气体流出管6上设置有自力式气液分离控制器。
上述的液体流出管7上设置有自力式气液分离控制器。
工作流程:油井来液(多相流)通过混合介质进口管1进入旋流分离罐2,在离心力、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倒圆锥形涡流场,密度大的液相沿垂直管管壁流到旋流分离罐2下部,密度小的气相沿漩涡的中央上升至旋流分离罐2顶部,最终气相和液相流体分别从旋流分离罐2的顶部和底部排出,分离后的液相和气相由自力式气液分离控制器根据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控制,保证分离器的稳定工作,实现气液两相充分分离且不会出现二次混合,对后续的计量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雷凯工贸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雷凯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3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