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3527.4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宋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任永武;须一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西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笔,特别是涉及一种作用于一个触控屏的触控笔。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以一种触控笔1为例,主要包含有一个本体11,及形成在该本体11一个外表面的一层透明导电膜12。该本体11具有一个握持部111,及与该握持部111邻接且能够透视的至少一个感触部112。借此,利用能够透视的感触部112贴近一个电容式触控屏2,就能够通过该透明导电膜12产生电容变化达到触控的目的,且使用者能够透视该感触部112,而准确地控制触控点,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
在使用者握持姿势正确的情形下,该感触部112确实能够维持贴近该电容式触控屏2的状态,而不影响触控时的反应效率,及准确率,然而,若使用者大幅度移动该触控笔1时,很容易随着手腕转动的角度,而导致握持角度改变,使该感触部112随握持角度变化而扬倾,有脱离该电容式触控屏2而导致触控反应失效,及准确率下降的缺点。
且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使用者习惯使用有笔尖、外型类似笔的触控笔,因此,目前市面上虽有利用笔尖与圆盘组合的电容触控笔,然而,前述笔尖与圆盘的接合处,常常会因为应力集中,而造成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以任意角度挠动,进而提升触控时的反应效率,及准确率的触控笔。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包含:一个握持部,具有导电性;一个触控部,与该握持部电连接,并具有形成在一个外表面的一个感应面;及一个弹簧,连结在该握持部与该触控部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触控笔还包含有一层导电膜,该导电膜形成在该触控部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导电膜还形成在该握持部一个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握持部为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握持部与该触控部是由导电粒子与塑胶材料混合而成,该弹簧具有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弹簧为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触控部具有能够透视且形成有该感应面的一个平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平板的光穿透率为30%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感应面的面积为4平方毫米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弹簧能够挠动的特性,使该握持部在能够以任意角度偏摆动作的情形下,维持该感应面位于最佳的触控角度,进而能够提升触控时的反应效率,及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的触控笔的剖视图;
图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立体图;
图3是一个正视图,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一个握持部沿一个Y轴方向挠动;
图4是一个正视图,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握持部沿一个X轴方向挠动;
图5是一个顶视图,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握持部以任意角度挠弯;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的正视图;
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附属于一个手机的立体图;及
图8是一个正视图,显示该第三较佳实施插置在该手机的一插槽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实用新型,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阅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作用于一个电容式触控屏3。该触控笔包含一个握持部4、一个触控部5、一个弹簧6,及透明的一层导电膜7。
该握持部4沿一个中心线L延伸,在本较实施例中的造型为笔,当然,也能够变化为笔帽、人物、动物、植物、乐器、运动用品或生活用品等造型。
该触控部5具有能够透视的一个平板51,及形成在该平板51一个底面且贴近该触控屏3的一个感应面52。该平板51的光穿透率为30%以上。该感应面52的面积为4平方毫米以上。
该弹簧6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且连结该握持部4与该触控部5。该弹簧6能够提供各方向的挠性裕度,并释放应力及提高使用寿命。
该导电膜7形成在该握持部4一个外表面且延伸至该触控部5外表面,并与该弹簧6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达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3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