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稀土生产的碱解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3742.4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忠胜;刘刚;于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包钢灵芝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3/12;C22B5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稀土 生产 碱解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稀土生产的碱解罐,属于稀土生产碱解罐技术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碱解罐使用于稀土生产碱解工段,该工段的生产工艺是用涡流电加热的方式产生150度高温,在此高温下用NaOH分解稀土矿。因为在150度高温下NaOH对金属的腐蚀性十分明显,对于制作碱解罐采用的金属防腐蚀性能要求很高,除金属镍之外的其他金属基本都不合适。但采用金属镍制作设备成本太高,因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普通碳钢板制作碱解罐罐体,在碱解罐罐体外侧壁盘绕有涡流电加热器,然后投入使用,等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腐蚀情况定期更换碱解罐罐体。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每3至4个月就需要更换一次碱解罐罐体,全厂12个碱解罐每年共需更换约为36次,每次更换时间约为5天左右,合计约180天,严重影响车间产量,并且维修费较高,费用约为43万元,费工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稀土生产的碱解罐,延长了碱解罐罐体更换周期,减少了维修频率,降低了维修费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稀土生产的碱解罐,包括碱解罐罐体,碱解罐罐体外侧壁盘绕有涡流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碱解罐罐体内部设置有与之形状相似的待腐蚀罐体,待腐蚀罐体外径比碱解罐罐体内径小,待腐蚀罐体的罐顶与碱解罐罐体的罐顶相连。
其中,本实用新型考虑到罐底腐蚀磨损的程度是罐体的2倍左右,所以在所述待腐蚀罐体内设置有加强腐蚀罐底,加强腐蚀罐底位于待腐蚀罐体的罐底上部。
通过上述结构,形成了一个2层罐体和3层罐底的碱解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2层罐体和3层罐底组成的碱解罐,在使用时,当待腐蚀罐体内部的加强腐蚀罐底被腐蚀穿孔开始泄露的时候不需进行更换、维修,而是继续使用,等待腐蚀罐的罐底全部腐蚀完后再将本实用新型进行更换,这样保证了加强腐蚀罐底的充分利用,并对涡流电加热器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了碱解罐罐体更换周期,减少了维修频率,降低了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流电加热器 2、碱解罐罐体 3、待腐蚀罐体 4、加强腐蚀罐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用于稀土生产的碱解罐,包括碱解罐罐体2,碱解罐罐体2外侧壁盘绕有涡流电加热器1,在碱解罐罐体2内部设置有与之形状相似的待腐蚀罐体3,待腐蚀罐体3外径比碱解罐罐体2内径小,待腐蚀罐体3的罐顶与碱解罐罐体2的罐顶相连,待腐蚀罐体3内设置有加强腐蚀罐底4,加强腐蚀罐底4位于待腐蚀罐体3的罐底上部。
在使用时,当待腐蚀罐体3内部的加强腐蚀罐底4被腐蚀穿孔开始泄露的时候不需进行更换、维修,而是继续使用,等待腐蚀罐体3的罐底全部腐蚀完后再将本实用新型进行更换,通过本实施例,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使用周期由原来的3-4个月延长至11-12个月左右,约延长了3倍时间,同时维修费降低60%左右,节约资金每年约25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包钢灵芝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包钢灵芝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3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包水乳液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振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