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枸橼酸抗凝装置的血液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5823.8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光勇;任应祥;王勇清;李昔华;赖明忠;秦春林;谢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1/36;A61M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枸橼酸 抗凝 装置 血液 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带枸橼酸抗凝装置的血液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各种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等)都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净化后再回输人体,是一个血液连续体外循环的过程,而抗凝是保证其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应用最广泛分抗凝剂是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新一代抗凝剂水蛭素等。然而,当患者存在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时,这些抗凝方法几乎都无法使用。而真正的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需要定期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净化器,不适于较长时间的使用,存在技术上的限制。因此,对于上述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成为主要选择,其原理是当人体血液引出时连续输入枸橼酸钠溶液,该枸橼酸钠螯合血中钙离子生成难以离解的可溶性复合物枸橼酸钙,使血中钙离子减少,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达到抗凝的作用,当体外血液进入人体时,再次输入含钙离子溶液,使其达到人体正常水平并回复人体凝血机制。
现有设备在进行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时,需要外接输入装置,导致设备数量多、所占空间大,会导致病房空间紧张,不利于血液净化设备对重症患者的抢救。同时,外接输入装置无法与血液净化设备进行通讯及控制,只能人工调整,使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进行各种血液净化治疗的带枸橼酸抗凝装置的血液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枸橼酸抗凝装置的血液净化设备,在主机(1)上装有血液净化器(2),该血液净化器(2)的一个血液侧接头与动脉管路(3)的一端连接,动脉管路(3)从血泵(4)上绕过,血液净化器(2)的另一个血液侧接头与静脉管路(5)连接,其关键在于:在所述主机(1)上装有第一输入泵(6)和第二输入泵(7),所述第一输入泵(6)与动脉管路(3)连通,第二输入泵(7)与静脉管路(5)连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人体血液在血泵的驱动下依次进入动脉管路、血液净化器,血液经过血液净化器处理后再通过静脉管路回输人体。在此过程中,第一输入泵按要求速率从动脉管路中连续输入枸橼酸盐溶液,该枸橼酸盐溶液螯合血中钙离子生成难以离解的可溶性复合物枸橼酸钙,使血液在管路和血液净化器中均不出现凝血,血液在进入人体之前的静脉管路中,第二输入泵按要求速率连续输入钙离子溶液,使进入人体血液中的钙离子得到补充。第一输入泵、第二输入泵和血泵的速率根据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枸橼酸浓度、钙离子溶度进行调整,保证抗凝效果最佳和人体钙离子平衡。
作为优选,有利于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泵(6)通过第一输入管路(8)与动脉管路(3)连通,所述第二输入泵(7)通过第二输入管路(9)与静脉管路(5)连通。
所述第一输入泵(6)和第二输入泵(7)均通过导线与主机(1)的控制电路连接。这样两个输入泵与血液净化设备之间可进行通讯和自动控制,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减少了人力操作强度和难度,方便进行各种血液净化治疗。
为了便于布置,有利于管路连接,所述血液净化器(2)安装在主机(1)正面的中部,所述第一输入泵(6)和第二输入泵(7)分居在血液净化器(2)的两侧。
为了方便移动,提高移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在所述主机(1)底部的四个角处装有滚轮(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不需要外接输入装置,整机独立一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解决了血液净化治疗病房空间紧张的现状,有利于血液净化设备对重症患者的抢救。
2)输入装置与血液净化设备可进行通讯和自动控制,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减少了人力操作强度和难度,方便进行各种血液净化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5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扰流板
- 下一篇:并联弹簧式驾驶室后悬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