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热空气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241.1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杨丹凤;肖忠海;李曦;刘嘉赢;南文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热 空气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热空气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低体温常见于野外探险、冬季登山、滑雪时的意外事故;寒区冬季作业、训练时防寒措施不当或缺乏;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引起的交通阻断;滑冰、水上事故、飞机和船舶失事引发的海难等均会出现大批低体温的伤员。由于水的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5倍,水的比热约为空气的4倍,在相同温度下,人体在冷水中浸泡比在空气中暴露时散热速度要大得多,因此冷水浸泡过程中,人体散热极快,即使动员代偿产热达到极限也不足以抵御寒冷,很快即造成低体温。另外,某些疾病和临床施行的低温麻醉也会造成低体温。所以要采取适当的复温方法,进行现场救治,以降低死亡率。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现有技术中的复温方法可分为被动复温(自然复温)和主动复温。将躯干浸泡于41℃水中复温是一种较易施行的主动复温方法,但需要较大的容器并保持一定的水温,加温热水所需热能较大,例如:采用电加热方式,需消耗很大的功率,不适合现场救治使用;而且无法满足便携移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热空气发生装置,该装置使用湿热空气替代温水作为复温热源,保持了良好的热交换性,增加了热蒸汽的快速传导和流动性,满足了便携移动复温的需求,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湿热空气发生装置,包括:主发生器水箱,所述主发生器水箱通过管路和第一电磁阀连接有二级水箱;所述二级水箱通过管路和第二电磁阀连接有自来水龙头;所述主发生器水箱和所述二级水箱通过导线连接有系统检测控制装置,所述系统检测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有气泵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水位控制装置和气雾发生器开关电源;所述气泵控制装置控制空气泵,所述空气泵通过单向阀和三通连接所述主发生器水箱;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和所述气雾发生器开关电源分别与漏电保护装置相连,所述漏电保护装置连接到交流电电源。
所述主发生器水箱包括:用于加热的第一加热带,接收气体并产生气泡的第一气泡发生装置和第二气泡发生装置、生成气雾的气雾发生器、分别将温度信号和水位信号发送到所述系统检测控制装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水位传感器。
所述主发生器水箱的中间夹有第一保温层,在侧面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加热带的电源接口、所述第一气泡发生装置和所述第二气泡发生装置的气体接口、所述气雾发生器的电源接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导线接口、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的导线接口、第一放水阀、第一压力安全阀、第一进水或补水口和湿热空气出气口。
所述二级水箱包括:用于加热的第二加热带,分别将温度信号和水位信号发送到所述系统检测控制装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
所述二级水箱的中间夹有第二保温层,在侧面设置有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二加热带的电源线接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导线接口、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的导线接口、第二放水阀、出水口、第二进水或补水口和第二压力安全阀。
所述气雾发生器开关电源由导线通过所述主发生器水箱上的所述气雾发生器的电源接口与所述气雾发生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进水或补水口通过所述管路和第一电磁阀连接到所述二级水箱的所述出水口上,所述第二进水或补水口通过所述管路和第二电磁阀与所述自来水龙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湿热空气发生装置可以产生41-42℃的湿热空气,采用微处理器进行温度、水位、补水的检测与控制,采用二级水箱的设计,保证在复温过程中提供足够的、一定温度的湿热空气,从而为能够产生足量湿热空气提供保障,为冷损伤复温提供足够的热源,解决便携移动式的复温要求,为基层单位和野外冷损伤的救治提供了技术手段。本装置便于携带,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适宜于基层单位和现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热空气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发生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级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发生器水箱; 2:第一加热带;
3:第一气泡发生装置; 4:第二气泡发生装置;
5:气雾发生器; 6:第一温度传感器;
7:第一水位传感器; 8:第一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固相催化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抽屉滑轨用缓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