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臭防虫排水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673.2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姜维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维雁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27/02;F24F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防虫 水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排水用配件领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于空调之排水处的防臭防虫排水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排水阀大多与下水道或者室外排水总管直接连通。排水时,直接打开排水阀来完成,不能做到排水时排水,此方法费力又不方便。即使传统的空调排水阀存在水湾,但是当空调器在制热、送风模式下运行或者长期停开,没有水补充时,水湾缺水,起不到隔气作用,这样下水道或者室外的气体容易被带到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质量,同时存在下水道中的虫子等生物容易沿着水管进入室内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臭防虫排水阀,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有效抵御恶臭或下水道中生物沿水管进入室内。
一种防臭防虫排水阀,包括有阀体,该阀体具有出水口和进水口,于该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连通有横向通道,该横向通道中安装有一竖向冷凝挡板,冷凝挡板下方的横向通道之内壁下陷形成有U形过道;于该U形过道之出水处设置有一可向上翻转式开合的阀片。
优选的,所述横向通道的上方设置有一开口,针对该开口设置有一可拆卸的顶盖,前述竖向冷凝挡板之上端连接于该顶盖。
优选的,所述顶盖内侧设有卡槽,所述竖向冷凝挡板的上端部紧卡装于该卡槽中。
优选的,所述竖向冷凝挡板上一体设置有一位于前述U形过道之出水处的斜板,斜板上设置有一阀口;所述阀片位于该斜板的上方,阀片向上开合式封于该阀口处。
优选的,所述竖向冷凝挡板上一体设置有两侧板,两侧板上设置有枢接孔;前述阀片位于该两侧板之间,阀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枢接凸柱,该两枢接凸柱分别对应插装于前述两枢接孔中。
优选的,所述枢接孔为竖向长条孔,阀片翻转时,该枢接凸柱沿该枢接孔竖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阀片的背部设置有一凸块。
优选的,所述横向通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竖向定位凸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该排水阀利用冷凝U形过道与可向上开合的单向阀相结合,需要排水时,所述阀片开启进行排水,排水完毕后,所述阀片在自重下自动闭合,能够实现与下水道完全隔离,防止下水道中的生物进入室内。不但不影响空调正常的排水功能,而且形成了对恶臭与虫子的有效抵御作用,从而实现对空调排水管的防臭防虫效果,保证了空调的清洁与卫生,改善了空调的运行性能与空气质量。以及,本实用新型采用顶盖式结构,顶盖打开即可进行内部阀片与挡板的清洗作业,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了拆卸和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一截面图,图中阀片处于打开状态;
图5为图4的另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阀片处于闭合状态。
附图标识说明:
10、阀体 11、出水口
12、进水口 13、横向通道
14、开口 15、定位凸条
16、U形过道 20、阀座
21、竖向冷凝挡板 22、斜板
23、侧板 24、阀口
25、枢接孔 30、阀片
31、枢接凸柱 32、凸块
40、顶盖 4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如图1至图5所示,以空调用的防臭防虫排水阀为例,该排水阀包括有阀体10和安装于该阀体10中的阀座20、阀片30。
其中,该阀体10具有出水口11和进水口12,其进水口11接空调的排水口,其出水口12则连接室外排水总管。于该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之间连通有横向通道13;所述横向通道13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两竖向定位凸条15,用于定位下述竖向冷凝挡板;所述横向通道13的上方设置有一开口14,针对该开口14设置有一可拆卸的顶盖40。
该阀座20包括有一体连接的竖向冷凝挡板21、斜板22和两侧板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维雁,未经姜维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