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密封装置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799.X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J·努梅拉;R·维德霍尔姆;T·库特沃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斯隆公开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6 | 分类号: | F16J15/46;C03B37/02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会卿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密封 装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密封装置的设备。在下文中,尽管应当意识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其它目的,仍参考用来加热用于拉拔光纤的玻璃预成型件的设备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解释本实用新型。
背景技术
先前已知了一种用于加热玻璃预成型件使得该玻璃预成型件可被拉拔成光纤的炉子。这种已知的炉子包括竖向中心孔以及环绕的加热元件。玻璃预成型件从上方供给到该炉子中,并且同时该玻璃预成型件被加热,从玻璃预成型件的已软化的下端部可拉出光纤。
为了确保拉拔纤维的性质是优良的,需要将炉子的内部与周围环境密封隔开。在先前已知的炉子中,石墨环布置在炉子的顶端部处作为密封装置。在这个方案中,石墨环的内直径的尺寸设定成大致对应于玻璃预成型件的外直径,而石墨环的外部部分沿着炉子的表面紧密布置。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玻璃预成型件的横截面形状不是恒定的。实际上,玻璃预成型件的横截面通常主要是圆形的;然而,由于在玻璃预成型件的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横截面形状和/或直径在玻璃预成型件的某些部分处是可以变化的。由于下述情况这是有问题的:在石墨环不能与玻璃预成型件的形状有效地相符的情况下,这导致玻璃预成型件与石墨环之间的间隙增大;或者,可替代地,在玻璃预成型件的表面或者石墨环的表面由于玻璃预成型件的表面与石墨环的表面之间过度的接触力而遭到破坏的情况下。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密封装置方案,对于横截面尺寸变化的玻璃预成型件,不可能简单地使用单个炉子。作为替代,为了避免更 改炉子,单个炉子实际上仅仅可用于具有预定横截面尺寸的玻璃预成型件。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面提到的缺点并且提供一种带有新颖且有效的密封装置的设备,这个目的通过一种设备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围绕中心开口大致以环形配置布置的多个密封元件,每个密封元件包括朝向所述中心开口的密封表面,用于接纳所述密封元件的部段的至少一个腔室,以及通向流体源的入口,所述入口用于为所述至少一个腔室供应流体以便产生超压力,所述超压力作用于所述密封元件的接纳在所述至少一个腔室内的部段上,并且用于朝向所述中心开口按压所述密封元件的所述密封表面且使所述密封表面朝向所述中心开口运动。
密封装置具有环绕中心开口大致以环形配置布置且带有接纳在“超压”腔室内的部段的多个密封元件,该密封装置使得可能获得形成有效密封的方案。在这样的方案中,腔室内的超压力可使密封元件朝向中心开口运动,使得密封元件始终处于最佳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密封元件具有弯曲的凹密封表面。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边缘成形为彼此部分交叠的相邻密封元件。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彼此叠置的密封元件,使得上层的密封元件布置成与下层的至少两个密封元件部分交叠。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密封元件,和布置在所述至少两层密封元件之间的冷却元件,所述冷却元件包括用于使冷却流体经过所述冷却元件的冷却通道。
优选地,第一层密封元件的密封表面的曲率半径与第二层密封元件的密封表面的曲率半径不同。
优选地,所述设备包括炉子,所述炉子用于加热玻璃预成型件以使得所述玻璃预成型件能被拉拔成光纤,所述炉子包括竖向中心孔以及环绕的加热元件,以及所述密封装置布置在所述炉子的顶部上,用于将所述炉子的内部与周围环境密封隔开。
优选地,至少所述密封元件的所述密封表面由石墨或玻璃制成。
优选地,所述入口连接到惰性气体源,以用于利用惰性气体提供所述至少一个腔室中的超压力,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腔室和所述密封元件的由所述至少一个腔室接纳的部段的尺寸相互设定成允许所述惰性气体沿所述密封元件从所述至少一个腔室泄漏到所述中心开口内。
优选地,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按压所述密封元件并且使所述密封元件运动离开所述中心开口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斯隆公开公司,未经耐斯隆公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