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源热泵用防回灌井溢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851.1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2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姜宪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06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源热泵用防回灌井 溢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解决自然回灌过程中因单井回灌量衰减而造成的经群回灌量平衡破坏所引发的单井溢流的地源热泵用防回灌井溢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浅层地热能利用得到迅速发展。作为地热能利用的关键技术的地源热泵技术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对于水源热泵而言,对于地下水的回灌要求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大多数的回灌井井群的回灌量调节采用手动阀门逐个调节的方式。井群回灌量一旦调节完成便固定不变。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单井的回灌量是不断变化的,这是由于水中含有的氧气、各种矿物质及细小的固体颗粒等造成回灌井的物理或化学的堵塞,导致了回灌井回灌量的逐渐降低。这种堵塞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为成井工艺的改进而消除。
对于整个回灌井群而言,由于堵塞造成的单井回灌量的衰减并不是同步的,所谓的同步是指单井回灌量的衰减量是不同的,它因井而异。因此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回灌井群原有的回灌量平衡将被打破,造成井群中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回灌井井水外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地源热泵用防回灌井溢流装置,能够解决回灌井在长期实用过程中因物理及化学因素造成的回灌井的堵塞引起的单井回灌量降低破坏了原有的回灌量平衡,使部分回灌井出现外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源热泵用防回灌井溢流装置,包括一根下粗上细的变径管,变径管由直管道和锥型管道组成,在锥型管道内设有一个浮球,所述浮球内上下穿插有一根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位于浮球的外侧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直管道内安装有导向管,所述连杆穿过导向管,其上端位于导向管的上部并安装有螺母。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导向管的外圆周通过导向管支架与直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直管道的上端安装有法兰。
进一步改进:浮球的外圆周上设有橡胶皮层。
使用时,通过法兰将变径管连接至回灌管道的底部,并保证在回灌井的某一位置。在回灌过程中,如管道内单位时间出水量大于回灌井回灌量时,回灌井水位上升至浮球,浮球受浮力作用,当浮球浮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在连杆和导向支架的联合作用下浮球将沿垂直方向开始缓慢上升。当上升至变径管的下端时,因浮球的封堵,变径管的出水截面积变小,单位时间内出水量降低。直至达到回灌井单位时间回灌量,井内水面达到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使回灌井群的单井回灌量处于自动调节状态,使回灌井群的整体控制更加便捷。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法兰;2-直管道;3-导向管支架;4-导向管;5-浮球;6-固定螺母;7-连杆;8-螺母;9-橡胶皮层;10-锥型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地源热泵用防回灌井溢流装置,包括一根下粗上细的变径管,变径管由直管道2和锥型管道10组成,在锥型管道10内设有一个浮球5,浮球5的外圆周上设有橡胶皮层9;所述浮球5内上下穿插有一根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下端位于浮球5的外侧并通过固定螺母6固定;
直管道2内安装有导向管4,所述连杆7穿过导向管4,其上端位于导向管4的上部并安装有螺母8。
导向管4的外圆周通过导向管支架3与直管道2的内壁固定连接。
直管道2的上端安装有法兰1。
使用时,通过法兰1将变径管连接至回灌管道的底部,并保证在回灌井的某一位置。在回灌过程中,如管道内单位时间出水量大于回灌井回灌量时,回灌井水位上升至浮球5,浮球受浮力作用,当浮球浮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在连杆7和导向支架3的联合作用下浮球5将沿垂直方向开始缓慢上升。当上升至变径管2的下端时,因浮球的封堵,变径管2的出水截面积变小,单位时间内出水量降低。直至达到回灌井单位时间回灌量,井内水面达到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数控喷头的平衡结构
- 下一篇:一种陶瓷喷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