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连杆瞬时成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7979.X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效奇;赵庆港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瞬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裂解反应装置,尤其是一种将反应物料刮成薄膜的裂解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废旧塑料橡胶裂解技术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门固体垃圾处理技术。本世纪初国内外就开始研发以废塑料废橡胶为原料的再生能源设备,这项技术近几年不断发展,各种形态的结构不断出现,但普通存在反应物料反应不充分,设备碳结严重,无法连续生产,而且污染问题也无法解决,出来的碳粉不能形成微细粉末,所以存在转化率无法达到100%,二次污染以及长期困扰国内外的废塑料、橡胶处理的难题。
目前国外的反应器有列管式裂解反应器,流化床热裂解反应器、流化催化裂解装置和槽式旋转裂解反应器等,虽然结构不同,但都存在塑料在裂解过程中的状态为流体状态和流体水滴状态,所以不能迅速裂解,反应不充分,易结成粘稠状的焦化物,或称为燃烧棒之类的物质,没有充分裂解掉,存在残余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反应釜中反应物料裂解不充分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四连杆瞬时成膜装置,该装置在四连杆带动浮动刮板刮削摊薄作用下,瞬时在反应釜筒体与筒底部产生厚度为0.10MM-0.20MM的薄膜,以利于在高频加热反应釜筒体内壁四周及底部内瞬时裂解气化,并且体积小,处理量大,安全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连杆瞬时成膜装置,包括浮动刮板、连杆、支架、轴套、反应釜筒体,其特点是:反应釜筒体5内的转轴上通过轴套固定连接支架,上、下两个支架分别通过二个连杆活动连接一个浮动刮板,四个连接形成对称布置的四连杆机构,使浮动刮板紧贴反应釜筒体内壁。
连杆与浮动刮板之间具有一个倾斜角,倾斜角为20~60度范围。
悬浮刮板一端为60度斜碶,用于刮削壁筒碳粉层,另一端为R半圆形,用于自动摊薄浆料成膜。
反应釜筒体下面的筒底内壁上通过固定支架连接滑动刮板,筒底下面设有出碳系统。
反应釜筒体内,悬浮刮板上面置有环形分流罩,下端支架上置有分流罩。
反应釜筒体及筒底夹层中装有高频加热线圈,中间包裹一层隔热保温材料,反应釜筒体直径为200-2000毫米,高度为100-2000毫米,筒底部为锥形,其锥角度为0-6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应釜筒体内的转轴上通过轴套固定连接支架,上、下两个支架分别通过二个连杆活动连接一个浮动刮板,四个连接形成对称布置的四连杆机构,使浮动刮板紧贴反应釜筒体内壁。利用连杆倾斜角(20度~60度)范围,在主轴旋转时,利用刮板自重与旋转力,浮动倾斜至反应釜5内壁,可产生不同压紧力,利用刮板斜角,可自动刮平刮薄浆料成膜,经过一周两次刮削、摊薄,在高频加热系统正负0.5度精确温度控制下达到瞬时气化裂解,使流动浆料达到闪解温度(不同材料闪解裂解温度不同),从而根据不同温度产生柴油、汽油、可燃气、精细碳粉。
悬浮刮板一端为60度斜碶以刮削壁筒碳粉层,另一端为R半圆形,自动摊薄浆料成膜,经过旋转一周两次刮削、摊薄、精确温度在高频加热系统控制下产生油气,经冷凝器、蒸馏釜分馏出汽油、柴油、可燃气、底下排出250目以上精细干燥碳粉,瞬时气化裂解,达到闪解温度。该装置在浮动刮板刮削摊薄作用下,瞬时在反应釜筒体与筒底部产生厚度为0.10MM-0.20MM的薄膜,以利于在高频加热反应釜筒体内壁四周及底部内瞬时裂解气化,并且体积小,处理量大,安全高效。
反应釜筒体及筒底夹层中装有高频加热线圈。反应釜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节能电器设备,利用三相四线电的电能转化为磁能,通过高温导线传导到反应釜筒体,使反应釜内部产生磁场,致使反应釜内部分子原子剧烈摩擦产生热量。发热方式从原来的由内向外传导转换成内部直接受热。当磁场磁力线通过反应釜筒体筒底部金属时,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漩涡流,使反应釜筒体与筒底部被加热物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从而达到传热筒体及筒底部内壁0.1MM至15MM处塑料或橡胶高速加热之目的。特别是(30KW-80KW)大功率高频加热技术在反应釜上应用更是前所未有,可以瞬时几秒钟内使塑料或橡胶在控制温度正负0.5摄氏度以内迅速裂解油化。实现热能转换效果达到最佳,利用率达到92%以上。
反应釜筒体及筒底外部包裹一层隔热保温材料,这样大大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可以达到96%以上,因此比传统加热方式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可以节能35%-70%,加热速度提高60%,大大节省了预热时间。而且外表面传出温度仅50-60度,改善了室温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效奇;赵庆港,未经徐效奇;赵庆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7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旁连续血液透析滤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多分支水平井中下入支撑管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