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加热结构的热盘及具有该热盘的加热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161.X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4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桢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毓(宁波)油压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加热 结构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硫化机技术领域,特别是能兼备不同方法均衡加热的硫化机热盘结构,具体地说是具有双加热结构的热盘及具有该热盘的加热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硫设备因前期成本问题,所以热盘在设计时,一般会设计成电热管加热,而电热管加热虽然维护方便但能耗较高,温度均匀性也不够理想。目前最为理想的是采用蒸气加热,如果客户厂内有锅炉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一般会选择使用蒸气加热,蒸气加热具有能耗低,温度控制均匀的特点,但搬迁及维护相对都比较麻烦,而且蒸气加热的加硫设备受场地限制比较大。现有技术中无论是电热管加热还是蒸气加热,热盘都不能做到相互转换,要想根据企业成熟条件任意选择热盘加热方式,就必须要更换热盘,而更换热盘不仅麻烦劳力伤神,而且也很不经济,无端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果能设计成具有兼容以上两种加热结构的热盘,那么以上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这种加热结构不仅能在部分停电或锅炉检修时做到不影响生产,而且人们还能根据生产需要做到任意转换,因而会大大的提高热盘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电加热和蒸气加热能够自由切换的具有双加热结构的热盘及具有该热盘的加热控制系统。该热盘布局合理,加热均匀,并且操作控制容易,其解决了蒸汽和电加热无法共存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双加热结构的热盘,包括热盘盘体,热盘盘体内制有回形曲折往返的蒸气回路通道,该蒸气回路通道包括间隔设置的与热盘盘体两侧面相平行的纵向回路通道和用于依次连通两相邻纵向回路通道的连接回路通道组成,位于热盘盘体两侧面的起始纵向回路通道和末端纵向回路通道分别制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热盘盘体内每两相邻的纵向回路通道间均制有电加热管安装孔,并且两相邻的电加热管安装孔的孔口方向相反,每一电加热管安装孔内均安装有电加热管,蒸气回路通道和电加热管形成了具有蒸气和电能两种加热形式共存的热盘结构。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连接回路通道为与热盘盘体前后两面相平行的直线孔道或为具有弧形曲面的弯曲过渡孔道。
上述的电加热管在热盘盘体内的功率分配呈两边功率高中间功率低的布局方式。
上述的热盘盘体内共安装有七根电加热管,第一电加热管和第二电加热管以及第六电加热管和第七电加热管分别构成了热盘盘体的左高功率区域和右高功率区域的加热管,第三电加热管和第四电加热管以及第五电加热管一起构成了热盘盘体的中间低功率区域的加热管。
上述的热盘盘体的四周设计有保温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加热结构的热盘的加热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相互间各自独立且能任意切换使用的电加热控制系统和蒸气回路控制系统,电加热控制系统由线束相连构成智能控制单元的可编程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以及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用于反馈热盘盘体每一加热区域温度的温度检测器组成,可编程控制器通过信号控制温度控制器来控制安装在热盘盘体内的每一电加热管的加热温度;蒸气回路控制系统包括分别与热盘盘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气路相通的进气歧管和排气岐管,进气歧管的岐气管进气口连接有蒸气源并且热盘盘体的进气口与进气歧管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高压球阀。
上述的热盘盘体由依次间隔排列安装的七根电加热管分割成左高功率区域和右高功率区域以及位于中间的中间低功率区域,所述的左高功率区域和右高功率区域以及中间低功率区域分别安装有左温度检测器和右温度检测器以及中间温度检测器。
上述的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有用于设定输入每一加热功率区域加热温度设定值的人机接口,该人机接口安装有用于显示当前温度设置和系统工作状态的显示屏,可编程控制器能将输入的加热温度设定值和温度检测器反馈的该相应区域的温度检测反馈值进行内部比较运算后,经温度控制器控制该区域电加热管的发热功率。
上述的热盘盘体上每一功率区域的温度差在正负4度以内。
上述的热盘盘体的出气口与排气岐管之间的气管上安装有立式逆止阀,并且排气岐管的岐管排气口连通有回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毓(宁波)油压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毓(宁波)油压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1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伸缩卡头的丝锥
- 下一篇:一种洗碗机内胆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