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缸驱动的集装箱起重机起升机构及集装箱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331.4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4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易小刚;张作良;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7/20 | 分类号: | B66C17/20;B66C11/22;B66C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集装箱 起重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起升机构,以及包括该集装箱起重机起升机构的集装箱起重机。
背景技术
港口集装箱起重机是集装箱装卸技术装备的一种,如图1所示,它一般包括龙门架、运行小车系统、起升机构、绕绳系统及吊具上架等,起升机构实现集装箱或吊具升降运动,运行小车系统负责集装箱或货物的水平往复运动,运行小车系统在起重机的高处滑行,它通过绕绳系统的滑轮组利用钢丝绳连接吊具上架,吊具上架实施货物的调运。
现有技术中,集装箱起重机起升机构如图2所示,其采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和减速机相连,减速机的转动轴与卷筒连接,带动钢丝绳实现货物的起升。
世界集装箱运输的旺盛需求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不断增长,对集装箱装卸技术设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伴随着集装箱装运向大型化、重载化方向的发展,集装箱起重机负载越来越大,减速机驱动卷筒的驱动力要求更大,而大功率减速机往往尺寸很大,自身重量也大,长期超载工作下易使减速机疲劳受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驱动力大、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的集装箱起重机起升机构,以满足大型化、重型化集装箱起重机不断提升的性能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油缸驱动的集装箱起重机起升机构,该起升机构避免了现有技术尺寸、自重大的缺点,增加了起升机构的驱动力,尤其适用于大型化、重型化集装箱起重机。
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起重机起升机构,包括:
卷筒和在所述卷筒上收放的线性部件,所述线性部件连接用于吊装集装箱的吊具;
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杆的至少一个液压油缸,所述缸筒可摆动地设置于固定部件上,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包括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曲轴,所述主轴颈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连杆轴颈上,整体形成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轴与所述卷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卷筒包括两个,分别连接所述曲轴两端的主轴颈。
进一步地,所述线性部件为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曲轴包括与所述液压油缸数量相同的多个连杆轴颈,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第二端设置于对应的连杆轴颈上。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排成一排,形成直列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分为两组,各组液压油缸排成一排,两排液压油缸之间的角度为180°,形成水平对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为双作用油缸,其有杆腔和无杆腔交替进回油,所述活塞杆伸出时,所述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所述活塞杆缩回时,所述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为单作用油缸,仅有其无杆腔进回油,所述活塞杆伸出时,所述无杆腔进油;所述活塞杆缩回时,所述无杆腔回油。
进一步地,所述起升机构还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液压油缸的进回油方向;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和/或无杆腔,用于检测活塞运动至相应位置时的液压油压力;
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并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换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为包括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回油口的三位四通换向阀或二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别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第一进油口连接液压泵,所述第一回油口连接油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为二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包括第三工作油口、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回油口,所述第三工作油口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二进油口连接液压泵,所述第二回油口连接油箱。
进一步地,所述起升机构还包括机械式换向阀、凸轮、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其中:
所述机械式换向阀上设置有控制端;
所述凸轮连接所述曲轴的主轴颈,并随所述主轴颈进行相应的旋转;
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凸轮的周面上并在所述凸轮作用下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第二杆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可摆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机械式换向阀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起升机构还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角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17-00 包含一根或几根基本上水平的主梁,主梁端部直接支承在走轮或辊子上,走轮或辊子在有跨度的支承轨道上行走的桥式起重机
B66C17-04 . 有起重横梁的,如载有载荷吊挂元件如磁盘、吊钩的可回转横梁
B66C17-06 . 专门适用于特殊目的的,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用的;与用于特殊目的的辅助装置联合的
B66C17-08 ..用于向处理炉如炉、窑、烘箱加料
B66C17-10 ..用于吊运钢水包
B66C17-12 ..用于吊运工件,如钢锭,该工件要求暂时保持在处理炉内或从其中取出,如夹钳起重机、均热炉起重机、脱模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