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状隔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507.6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2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史留庆;王涛;陈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隔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隔热装置,适用于汽车管路、软轴的隔热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前各国汽车工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各汽车厂车型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有效利用空间,整车布置也越来越紧凑,车上的管路、软轴等有时要经过高温部分(如涡轮增压器)附近,若不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就有可能造成烫伤,影响车辆行驶安全。以软轴为例,其若离高温部分太近,长时间作用后软轴的外皮和内衬管的材料熔化变形,冷却后软轴会出现卡死、发皱现象使软轴失效。管状隔热装置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再让汽车设计师们为如何绕开高温部分而头疼。但是,目前使用的管状隔热装置是采用外层一层铝箔和内部一层石棉纸锁紧在软轴上的隔热方法,其缺点如下:(1)防水性能低,被水淋湿后,石棉纸失效,失去隔热效果;(2)铝箔内无支撑点,在运输或装配过程中,铝箔被挤压后,导热系数增加,隔热效果降低;(3)铝箔两端锁紧后,空气无法流通,散热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效果稳定的管状隔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状隔热装置,包括外铝箔管、内铝箔管,内铝箔管与外铝箔管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外铝箔管的两端设置有导热端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铝箔管,防水性能好,具有低导热率,低热容,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侵蚀,电绝缘性好,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柔韧性,便于加工安装。铝箔还具有一定反射作用,部分热辐射可以反射回去。
导热端盖上设有导热孔,在车输行驶过程中可能通过空气流通带走部分热量。
隔热材料与外铝箔管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圈,使内外铝箔管在运输或装置配过程中不被压坏,同时也为空气流能提供了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热震性,使用温度可以达到:800℃~1350℃,其结构具有隔热、散热和反热的三重保护作用,可以使本实用新型隔热的可靠性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状隔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导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外铝箔管,2-内铝箔管,3-隔热材料,4-导热端盖,5-支撑弹簧圈,6-导热孔,7-被保护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管状隔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铝箔管1、内铝箔管2,内铝箔管2与外铝箔管1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3,外铝箔管1的两端设置有导热端盖4。
如图2所示,导热端盖4上设有导热孔,通常设置8个导热孔6。
如图1、3所示,隔热材料3与外铝箔管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圈5。
实际使用时,先在被保护体7外侧装内铝箔管2,再在内铝箔管上裹上隔热材料3,隔热材料3外层用支撑弹簧圈5支撑,然后再装外铝箔管1,采用二个导热端盖4固定在被保护体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选矿生产中的矿浆加热系统
- 下一篇:秸秆揉丝机的揉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