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玻纤专用混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9344.3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卡勒佳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2 | 分类号: | B01F7/02;B01F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玻纤 专用 混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机,特别涉及一种短玻纤专用混料机。
背景技术
短玻璃纤维是工程塑料改性行业中应用最大的填料之一,各大玻纤厂家均有生产,常用规格如:欧文斯995、983,重庆国际301X1,巨石560A等,这些玻纤大多是长约3mm,直径10um左右。在生产PA+GF共混料时,如:PA66+GF30,PA66+GF50等等,玻纤的加入都是通过侧向喂料机从挤出机的中段进行加入的。但是,作为实验机台的小挤出机,很多是没有配备侧向喂料机的,所以实验生产PA+GF样品时,配方中的玻纤+树脂+添加剂等均是从主加料口进行加入的,因此需要混合机进行预混合,但是,对短玻纤进行混合时,容易产生的不良的问题:玻纤在高速混合的情况下,极易起毛,膨胀、变软;往往经高混机混合后,玻纤膨胀体积比原来大50%,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急剧下降,无法达到实验要求。如果采用人工搅拌混合的话,细小的玻纤容易扎进工人的皮肤里面,导致皮肤过敏。同时,人工混合也极易发生树脂+助剂+玻纤等混合不均匀的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数据极其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使用者接触玻纤而引起的皮肤过敏现象,且能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的短玻纤专用混料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短玻纤专用混料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缸体,缸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壁光滑,所述缸体内部设有搅拌桨。
进一步地,所述缸体与搅拌桨通过轴承连接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连接有摇臂。
进一步地,所述缸体上设有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为叶片式搅拌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短玻纤专用混料机,由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缸体,缸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壁光滑,所述缸体内部设有搅拌桨,所述缸体与搅拌桨通过轴承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搅拌桨连接有摇臂,所以解决了高速混料机导致的玻纤起毛、膨胀、变软的问题;避免员工过于接触玻纤引起的皮肤过敏现象;混料后,各种物料的均匀性、稳定性得到了解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短玻纤专用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短玻纤专用混料机,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有缸体2,缸体2采用不锈钢材质,壁光滑,缸体2内部设有搅拌桨3,缸体2与搅拌桨3通过轴承4连接成一体结构,搅拌桨3连接有摇臂5,缸体2上设有门6,搅拌桨3为叶片式搅拌桨,不锈钢材质,搅拌桨3与缸体2配合间隙不要过大,一般配合间隙<20mm。
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高速混料机产生的玻纤起毛、膨胀、变软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人工混合容易产生的皮肤过敏、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人力搅拌混合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可以正、反转,无需通过电动机的来驱动,简单实用。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卡勒佳聚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卡勒佳聚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9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