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基硅烷废液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9416.4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0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邱小魁;席日勇;张国强;梅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硅宝翔飞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40 | 分类号: | B01D3/40;C07C209/86;C07C21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2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硅烷 废液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基硅烷废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提到的氨基硅烷大多为双氨基硅烷,双氨基硅烷主要用来偶联有机高聚物和无机物,使二者化学键合成为整体,以改善聚合体的各种物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耐水性、耐老化性等,适于偶联的高聚物有热固型树脂,如环氧、酚醛、聚氨酯、三聚氰氨、丁腈酚醛;热熔型树脂,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弹性体聚硫橡胶、聚氨酯橡胶等。或者提高环氧、酚醛、三聚氰胺、呋喃等树脂层压材料性能,对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酸醋、有机硅、聚酰胺、聚碳酸醋、聚氰乙烯也有效。 也可用作玻璃纤维整理剂,也广泛用于玻璃微珠、白炭黑、滑石、云母、粘土、粉煤灰等含硅物质。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氨基硅烷数量达十万吨以上,主要生产方法是以烷基胺与卤硅烷反应生成相应的烷基胺卤酸盐与相应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副产物,这里称之为氨基硅烷废液,氨基硅烷废液在制取双氨基硅烷的过程中生成,可以是因烷基胺的降解或卤硅烷、氨基硅烷降解生成的副产物,该类副产物会因为长时间的套用影响主产品的含量抑制主产物的生成;该废液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主要含有乙二胺、乙胺、二甲胺、低醇胺、低级胺盐酸盐、烷基醇、低级硅氧烷、烷基硅氧烷等,大部分由小分子的低级胺与相应的烷基硅烷水解生成的醇组成,该混合物中烷基胺仅为60%左右,不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据不完全统计每生产1吨氨基硅烷该废液总量约为100kg,对于环境保护与生产成本的制约均有负面影响。由于该混合物中的低级醇与小分子胺均属于无限互溶体系且共沸,直接蒸馏根本无法分离。现有的生产工艺中氨基硅烷的废料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因其它副产物杂质的沸点较低而且与原料的烷基胺共沸。早期的处理方法通常使用焚烧处理或者直接使用高塔常规蒸馏,前一种方法直接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危害,后一种方法能源消耗量大而且处理效率低通常只能达到90%左右的含量。
因此设想提供一种新型的萃取蒸馏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离子型化合物作为萃取剂可以有效分离混合物,使得精馏后的烷基胺含量达到98%以上,直接精馏仅为80%左右。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解决了氨基硅烷的废液处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氨基硅烷废液回收装置,解决氨基硅烷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副产物,这里称之为氨基硅烷废液,该废液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大部分由小分子的低级胺与相应的烷基硅烷水解生成的醇组成,该混合物中烷基胺仅为60%左右,不可以直接投入使用。由于该混合物中的低级醇与小分子胺均属于无限互溶体系且共沸,直接蒸馏根本无法分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氨基硅烷废液回收装置,包括蒸馏釜、接收罐、蒸汽罐、冷凝器、真空泵、缓冲罐、萃取剂加入罐以及填料蒸馏塔:蒸馏釜旁安装有蒸汽罐,两者相互连接,蒸馏釜上端连接有萃取剂加入罐,蒸馏釜上端还安装有填料蒸馏塔,填料蒸馏塔上方连接安装有冷凝器,冷凝器连接到接收罐,接收罐连接到缓冲罐,缓冲罐连接到真空泵;蒸馏釜外还设置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通过水管分别连接到蒸馏釜和冷凝器。
所述填料蒸馏塔中可以使用耐腐蚀不锈钢填料、聚四氟乙烯填料,填料类型可以是阶梯环、鲍尔环、柱环、不锈钢金属丝网等。
所述填料蒸馏塔塔径不小于200mm、塔高不小于6m,蒸馏釜的容积不小于500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萃取蒸馏设备,使用离子型化合物作为萃取剂可以有效分离混合物。使得精馏后的烷基胺含量达到98%以上,直接精馏仅为80%左右。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解决了氨基硅烷的废液处理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硅宝翔飞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硅宝翔飞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9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