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0453.2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5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刚;刘建民;洪波;徐远志;张永巍;赵瑞;陈剑春;贾泽军;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5/00 | 分类号: | A61G15/00;A61G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手术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方法,它是通过特定的医学影像设备、在X射线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疾病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具体操作中,X射线从手术台下方打上来,照射在病人的手术部位,手术台上方设接收器,侧边设显示屏,医生观察屏幕进行手术操作。为阻挡X射线的辐射,医生需要穿着重达20多斤的铅衣,持续长时间站立手术,导致体力耗费,长时间穿着铅衣进行手术对身体的损害也是显著的,不少医生的腰椎、膝关节严重受损, 且易发生下肢血管性疾病,损害健康。因此,令医生坐着进行手术操作同时能避免X射线辐射,对于维护医生的身体健康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都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 201168053Y,公告日2008年12月24日,公开了一种做手术用可调升降椅。所述的升降椅的液压升降器上固定有脚踏板,座椅上固定有靠背,支架上安装有万向轮,液压升降器的固定端固定在支架上,其升降端与座椅固定连接。该升降椅可方便一般手术中医生坐着进行手术操作,节省了体力,但是因其无X射线隔离装置,因而并不适用于介入手术中使用,而且没有止刹装置,在手术过程中会因椅子的不慎滑动影响手术的准确性,因此亟需一种可阻隔X射线辐射、适用于介入手术且可固定的座椅,但是目前关于这类座椅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阻隔X射线辐射、可升降、可移动、可固定的介入手术用座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它设有可升降座椅和安装在可升降座椅的椅脚下方的万向轮,所述的椅脚上固定有可升降的垂直杆,所述的垂直杆上端设有水平的帘杆,所述的帘杆上悬挂有含铅隔离帘。
所述的含铅隔离帘是铅橡胶隔离帘。
所述的帘杆是弧形的。
所述的可升降座椅设有圆形的座板,所述的帘杆的圆心与座板的圆心相同。
所述的帘杆的弧度≥180度且≤270度。
所述的万向轮上设有脚刹。
所述的可升降座椅设有可升降座椅支架,所述的可升降座椅支架是螺旋式的。
所述的椅脚上设有两根套管,所述的垂直杆数目为两根且分别套于两根套管内部而固定在椅脚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在可升降座椅上设有帘杆和隔离帘,从而使医生可以坐着进行介入手术操作,同时因能使用无菌帘罩而满足无菌操作的要求,减少了体力消耗和对身体的伤害;
2、万向轮上设有脚刹,能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固定不动,防止其滑动影响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3、螺旋式的可升降座椅支架确保了座椅的稳固性和适度的灵活性;
4、座板和垂直杆都是可升降的,能满足医生的个性化需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垂直杆可升降功能的图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坐板 2.可升降座椅支架
3.椅脚 31.环形支架
32.辐射支架 4.万向轮
5.脚刹 6.套管
7.垂直杆 8.帘杆
9.隔离帘 10.限位螺丝
61.限位孔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座椅设有可升降座椅,所述的可升降座椅设有坐板1、可升降座椅支架2、椅脚3。所述的坐板1是圆形的。所述的可升降座椅支架2是螺旋式的。所述的椅脚3设有环形支架31,所述的环形支架31通过辐射支架32与可升降座椅支架2的下端连接。环形支架31的下方设有万向轮4,所述的万向轮4上设有脚刹5。环形支架31上还固定有两根套管6,所述的套管6呈“L”形,内部中空并各套接有一根垂直杆7,所述的垂直杆7是可升降的,与套管6通过限位螺丝10固定。垂直杆7的上端设有一根水平的帘杆8,所述的帘杆8是弧形的,圆心与坐板1圆心相同,弧度≥180度且≤270度。所述的连杆8上悬挂有隔离帘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0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式洗衣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行进升降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