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竖承载的隧道混合式满堂支顶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0644.9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政;杨斌;黄映南;杨森;李福强;黎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00 | 分类号: | E21D15/00;E21D15/06;E21D15/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欧阳凯;靳荣举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竖 承载 隧道 混合式 满堂 支顶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的支顶架,具体涉及一种横竖承载的隧道混合式满堂支顶架。
背景技术
对于城市、公路、铁路明挖暗埋式隧道侧墙顶板施工,国内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为侧墙、顶板一次浇注,要求侧墙模板采用对拉螺杆,满堂式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碗扣支架或门架形式(门架由于整体稳定性及承载力较低,目前已较少使用)。其中侧墙混凝土水平荷载由对拉螺杆承担,顶板混凝土竖向荷载由满堂支架承担。但由于采用对拉螺杆,极易使侧墙混凝土出现漏水隐患,且对拉螺杆加工、安装较复杂,施工时间较长。对于一些防水要求较高的地下结构,对拉螺杆已很少采用。
第二种为侧墙、顶板分次浇注,即先进行侧墙混凝土施工,再进行顶板混凝土施工。其中侧墙混凝土施工时通常采用型钢构件或型钢骨架片加劲肋以增加侧墙模板刚度。模板支架成本较大,安装及拆除难度较高,需机械配合,且工期较长。待侧墙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模板及加劲肋后,再进行满堂支架顶板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横竖承载的隧道混合式满堂支顶架,用于在城市、公路、铁路明挖暗埋式隧道的混凝土施工,使得隧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能在安全、经济、高效、保质的情况下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横竖承载的隧道混合式满堂支顶架,所述支顶架安装于带中墙(16)的明挖暗埋式隧道内,中墙(16)两边的支顶架结构对称,其中左边的支顶架包括竖向立杆(1)、水平直杆(2)、水平横杆(3)以及依次连接的侧板(17)、左斜板(18)、顶板(19)、右斜板(20),竖向立杆(1)、水平直杆(2)之间为碗扣支架式连接,水平横杆(3)为钢套管直通结构,水平横杆(3)与竖向立杆(1)之间为十字扣连接,竖向立杆(1)上端顶着左斜板(18)、顶板(19)、右斜板(20),下端顶着地面,水平横杆(3)左端顶着侧板(17)、左斜板(18),水平横杆(3)右端顶着中墙(16)、右斜板(20)。
所述侧板(17)与地面之间设置斜撑(8),地面预埋钢筋(9),斜撑(8)通过槽钢(10)或者木方顶着钢筋(9)。
所述侧板(17)与地面之间设置钢丝绳风缆(7),地面预埋拉钩(11),钢丝绳风缆(7)通过花篮螺栓勾着拉钩(11)。
所述竖向立杆(1)顶部设托座(14),底部设底座(15),水平横杆(3)左端设托座(14),右端设底座(15)。
所述地面侧向预埋螺栓(13),螺栓(13)通过M形块压着两条钢管(12),两条钢管(12)压着侧板(17)。
所述隧道的横截面设有横向剪刀撑(4),隧道的纵截面设有纵向剪刀撑(5),隧道的水平截面设有水平剪刀撑(6)。
下面列举一些优选的技术参数:
所述钢丝绳风缆(7)的直径为10mm,拉钩(11)直径为20mm。
所述水平横杆(3)为6m长,φ48mm,壁厚3mm;螺栓(13)直径为14mm,钢管(12)直径为48mm。
所述横向剪刀撑(4)、纵向剪刀撑(5)、水平剪刀撑(6)的直径为48mm,管厚度为3.0mm。
所述钢筋(9)的直径为20mm,长20cm;槽钢(10)为12#槽钢;木方 的面积为10cm×10cm;斜撑(8)的直径为48mm,管厚度为3.0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横竖承载的隧道混合式满堂支顶架,采用双向承载混合支架体系,混合支架体系即采用传统的扣件式钢管支架与碗扣支架相互配合使用,竖向立杆承受竖向载荷,钢丝绳风缆拉紧侧板,水平横杆、斜撑承受横向载荷,三个方向的剪刀撑加强整体刚性,使支顶架能够同时承受顶板混凝土传来的竖向荷载和承担侧墙混凝土水平荷载。从而实现了隧道侧墙、顶板混凝土一次浇注,不但缩短了工期,而且更有利于隧道防水。解决了侧墙单边模板支撑体系复杂,安拆困难等问题。整个施工工艺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大大降低了隧道模板支撑体系的成本费用,尤其对工期要求较紧的项目,缩短工期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竖承载的隧道混合式满堂支顶架的横断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支顶架的纵断面布置示意图。图中L表示浇注段长度。
图3是支顶架的水平断面的俯视图。
图4是斜撑下端A放大图。
图5是钢丝绳风缆下端B放大图。
图6是侧板下端C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0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筒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固定仰拱块位置的管片错缝拼装衬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