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进料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3446.8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3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凯旋;李绍昆;邓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16 | 分类号: | B27N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进料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真空机械铺装机,特别涉及一种中密度纤维板真空机械铺装机的纤维进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现有机械铺装机、真空气流铺装机和定向铺装机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人于2007年3月5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名称为“中密度纤维板真空机械铺装机”发明专利申请,现已授权,专利号为ZL200710037807.2。在该专利中,参见图1,其纤维进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架和安装在底架上的料仓1,以及安装在料仓1上的进料装置4和料仓1内的料耙机构2、料仓输送带5、抛辊机构6;干燥后纤维通过进料装置4中的曲柄连杆机构的摆动,连续不断地撒入料仓1内,并在料仓1宽度方向均匀落下。逐渐堆积起来的纤维,在料耙机构2的耙齿作用下逐渐充满料仓1,料仓输送带5把纤维定量送至抛辊机构6,通过强制性抛散后进入铺装成型装置的下料口7。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有一些结团的纤维落入料仓内,依靠料耙机构2和抛辊机构6无法打散,从而影响到板材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中密度纤维板真空机械铺装机的纤维进料输送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纤维进料输送装置,该纤维进料输送装置能够将进入料仓内的纤维进一步打散,从而提高板材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纤维进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架和安装在底架上的料仓,以及安装在料仓上的进料装置和料仓内的料耙机构、料仓输送带、抛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装置与料仓之间还设置有一抛散辊装置,干燥后纤维通过进料装置中的曲柄连杆机构的摆动,连续不断地撒入抛散辊装置内,通过抛散辊装置进一步打散后,在料仓宽度方向均匀落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抛散辊装置包括一个箱体、若干转耙和转耙驱动机构,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中箱体的进料口与进料装置的出料口对接,箱体的出料口与料仓上的进料口对接;所述转耙的两端轴设在箱体两侧的侧箱板上,转耙的一端与转耙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对接,转耙驱动机构驱动转耙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耙包括一转耙轴,所述转耙轴的两端轴设在箱体两侧的侧箱板上,转耙轴的一端与转耙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对接;在所述转耙轴的两端固定有随转耙轴转动的耙辊支承板,在两耙辊支承板之间沿耙辊支承板周向均布有若干能够随耙辊支承板一起公转的耙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耙辊包括两端轴设在两耙辊支承板上的耙辊轴和成辐射状均布在耙辊轴上的耙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纤维进料输送装置能够将进入料仓内的纤维进一步打散,从而提高板材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ZL200710037807.2“中密度纤维板真空机械铺装机”纤维进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纤维进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纤维进料输送装置的抛散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纤维进料输送装置的耙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2和图3,图中给出的中密度纤维板真空机械铺装机的纤维进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架(图中未示出)和安装在底架上的料仓100,以及安装在料仓100上的进料装置200和料仓100内的料耙机构、料仓输送带300、抛辊机构400;其在进料装置200与料仓100之间还设置有一抛散辊装置500。
干燥后纤维通过进料装置200中的曲柄连杆机构210的摆动,连续不断地撒入抛散辊装置500内,通过抛散辊装置500进一步打散后,在料仓100宽度方向均匀落下。
参见图4至图6,抛散辊装置500包括一个箱体510、若干转耙520和转耙驱动机构,箱体5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511和出料口512,其中箱体510的进料口511与进料装置200的出料口对接,箱体510的出料口512与料仓100上的进料口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3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陶瓷座便器成型立浇线
- 下一篇:斜角反圆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