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挑梁结构塑料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3545.6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新区宏源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8 | 分类号: | E04G9/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挑梁 结构 塑料 建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具,具体涉及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现代工程建筑中,在现场浇注混凝土而进行梁、立柱、立面墙、楼面等单元的施工时,必须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模板,传统的建筑模板一般采用木质模板或钢质模板。木质模板容易腐烂,重复使用次数少,且使用过程中容易与混凝土粘结,难以脱模,给施工带来不便,并且木材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森林资源的浪费;钢质模板重量大,成本高,施工不方便,且容易锈蚀。木质模板间的连接一般用钉子,钢质模板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螺栓螺母,搭建和拆装均比较麻烦。近年来,出现了用塑料模板代替传统的钢质和木质模板的实际应用。这些塑料建筑模板内部的筋肋设计一般采用扣板形状的小方格形式,抗压强度存在不足;在支撑腿的设计上,有一根单筋的、有小方格的,单筋的塑料模板的筋由于成型工艺水平限制不能制造得很厚,因而承压明显不够,另外一个很小的侧面碰撞就会折断;小方格设计的模板,拼装连接比较困难,大多以钻孔然后螺栓连接或C型卡子加楔块连接,螺栓连接现场拼接费工费时,C型卡子加楔块连接在混凝土浇注时因震动往往松动脱落,造成漏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特别是塑料模板抗压能力不够、模板连接组装不便以及模板连接部位有间隙等缺点,提供一种抗压能力强、模板连接紧密不漏浆的反挑梁结构塑料建筑模板,并且用与其配套的卡扣连接件拼连接,模板相互连接组装及拆卸快捷方便。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反挑梁结构塑料建筑模板,其结构特点是:该反挑梁结构塑料建筑模板为单一反挑梁模板;上述的单一反挑梁模板为整体呈板框形的挤塑一体件,包括前侧横板、中间横板、左侧纵板、右侧纵板、左支承脚、右支承脚、纵向肋板、拱形肋板、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纵向肋板有3块,按照从左至右的次序依次为第一纵向肋板、第二纵向肋板和第三纵向肋板;
左侧纵板、右侧纵板和各纵向肋板均沿前后向铅垂设置,且左侧纵板、各纵向肋板和右侧纵板相互间按照从左至右的次序依次设置;左侧纵板的中后部设有向右侧弯曲的圆弧板段;右侧纵板的中后部设有向左弯曲的圆弧板段;前侧横板和中间横板均沿左右向铅垂设置,且前侧横板位于中间横板的前方;
前侧横板的左端与左侧纵板的前端相连,前侧横板的右端与右侧纵板的前端相连;中间横板的左端连接在左侧纵板的向右弯曲的圆弧板段上,中间横板的右端连接在右侧纵板的向左弯曲的圆弧板段上,从而由前侧横板、中间横板、左侧纵板和右侧纵板共同构成模板主框架;
第一纵向肋板、第二纵向肋板和第三纵向肋板均连接在前侧横板与中间横板之间,且均由各自的前端与前侧横板相连,均由各自的后端与中间横板相连,并且第一纵向肋板位于模板主框架的左端偏右部位,第二纵向肋板位于模板主框架的左右向的中间部位,第三纵向肋板位于模板主框架的右端偏左部位;
拱形肋板的拱顶朝向后方,该拱顶与第二纵向肋板的后端部位以构成一体的方式相互交错连接,且拱顶的后侧与中间横板的前侧中部相连;拱形肋板的左前部与第一纵向肋板的中部以构成一体的方式相互交错连接;拱形肋板的左前端连接在左侧纵板与前侧横板的连接处;拱形肋板的右前部与第三纵向肋板的中部以构成一体的方式相互交错连接;拱形肋板的右前端连接在右侧纵板与前侧横板的连接处;
左支承脚和右支承脚均为整体呈框形的部位,且左支承脚与右支承脚相互间左右对称设置;左支承脚从后方连接在左侧纵板后端上而作为左侧后部框形部位;右支承脚从后方连接在右侧纵板的后端上而作为右侧后部框形部位;
第一斜板沿右前至左后的方向铅垂设置,且第一斜板的右前端连接在第一纵向肋板与中间横板的连接处,第一斜板的左后端与左支承脚的前侧的左右向的中部相连接,从而由左支承脚的前侧左部、左侧纵板的后部、中间横板的左端部位以及第一斜板共同构成左侧中间框形部位;
左支承脚的左侧面与左侧纵板的左侧面位于同一个沿前后向设置的铅垂面上,左支承脚的后侧面沿左右向铅垂设置,左支承脚的右侧面沿前后向铅垂设置,且与左支承脚的左侧面相互平行,左支承脚的右前部的前侧面沿左右向铅垂设置,且与左支承脚的后侧面相互平行,从而由左支承脚的右侧面、左支承脚的右前部的前侧面和第一斜板的左后端部的右侧面共同构成第一被夹部位;
第二斜板沿左前至右后的方向铅垂设置,且第二斜板的左前端连接在第三纵向肋板与中间横板的连接处,第二斜板的右后端与右支承脚的前侧的左右向的中部相连接,从而由右支承脚的前侧右部、右侧纵板的后部、中间横板的右端部位以及第二斜板共同构成右侧中间框形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新区宏源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新区宏源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3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井下净化水幕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正挑梁结构塑料建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