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视气囊助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4188.5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0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林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8/1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孙忠明 |
地址: | 2251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气囊 助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视气囊助产器,属于妇产科助产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最长见的分娩方式是经阴道自然分娩,但有时因种种原因需要进行协助分娩,协助分娩中包括胎头吸引助产术。经检索,有实用新型专利“全自动仿生助产仪”(200820016186.X)公开了有关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包括气源的控制装置,另一部分是固定气囊的手柄,手柄由经螺纹旋接的两节组成,其中固定气囊的一节称为子柄,子柄和气囊作为一次性用品,气源经手柄中的气道进入气囊,什么时候进气,进多少气由医务人员通过操作控制装置来完成。该技术的积极技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可视性,具体的说包括气囊的子柄进入阴道后是一片黑暗,如果排除医务人员的经验,几乎是属于盲目操作,这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更重要的是会给即将诞生的新生儿的头部带来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气囊助产器,解决上述专利技术存在的因缺乏可视性,不仅会给产妇带来痛苦,更重要的是会给即将诞生的新生儿的头部带来损伤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借助现有成熟的超声波技术使助产器械具有可视性,提高助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视气囊助产器,包括具有经螺纹旋接的母柄和子柄组成的手柄,母柄和子柄的轴向具有相通的空腔,子柄的端部固定气囊,其特征是,所述气囊内的子柄端部卡接超声波探头,连接探头的信号引线经手柄空腔与固定在母柄上的插座连接。
所述子柄呈阶梯状,中部直径大于两端杆部直径,设置螺纹的一端杆部连接母柄,并套置止环,止环的内腔设置轴向凹槽,与靠近中部的杆体上设置的凸台配合,另一端杆部固定气囊,其端头卡接超声波探头。
所述超声波探头采用压电晶片的探头,其工作面的厚度为18㎜≥n≥5㎜,工作面的曲率半径12㎜≤R≤14㎜,工作面的有效区域张角90°≥B≥3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囊内的子柄端部卡接超声波探头,在实施引产术时,借助超声波仪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了可视性,医务人员通过超声波仪的显示,十分清楚的了解了本实用新型在产妇阴道内的情况,及时发现即将诞生的新生儿的头部,提高了助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柄,2子柄,3气囊,4空腔,5信号引线,6插座,7超声波探头,8止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母柄1,子柄2,气囊3,信号引线5,插座6,超声波探头7和止环8构成。母柄1与子柄2经螺纹连接,母柄1与子柄2的轴向具有相通的空腔4,子柄2的端头卡接超声波探头7,超声波探头7的信号引线5通过子柄2、母柄1的空腔4与固定在母柄1上的插座6连接,子柄2的端部固定气囊3。使用时,母柄1的尾部连接气源,母柄1上的插座6与超声波仪连接。超声波探头7采用压电晶片的探头,其工作面的厚度为18㎜≥n≥5㎜,工作面的曲率半径12㎜≤R≤14㎜,工作面的有效区域张角90°≥B≥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林,未经王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