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4213.X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0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普旭力;王伟;徐静;潘忠厚;董清木;王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旭力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耦合 等离子体 质谱仪 自动 进样器 进样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
背景技术
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是最强有力的元素检测分析手段,因此在现代生化、核材料以及半导体芯片制造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方法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
在实验室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样品溶液时,质谱仪中的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进入被测样品溶液中间,利用进样针提取被测样品溶液进行微量检测。传统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为一根中空细管(如图1),其缺点在于:
1、进样针头容易压在样品容器底部,导致样品溶液吸入时受阻,影响进样效率;
2、样品溶液如有细小颗粒物,容易堵塞进样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能够有效避免进样针头压住容器瓶底,且能够有效避免进样针被细小颗粒堵塞,提高进样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所述进样针的底部套装一个塑料管套,所述进样针的针头与塑料管套的底部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的塑料管套的上部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来设置与其粘成一体的纤维滤膜,所述开口与纤维滤膜相配合形成进样口,所述塑料管套底部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的塑料管套为聚四氟乙烯(PTFE)管套。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滤膜为4.5微米纤维滤膜。
取样时,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进入容器内,样品溶液通过塑料管套上设置的开口与微米纤维滤膜相配合形成的进样口过滤后进入进样针管内,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进样针被细小颗粒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进样针的底部套装一个底部封闭的塑料管套,且所述进样针的针头与塑料管套的底部具有一定距离,能够有效避免进样针的针头压在样品容器底部而影响进样,所述的塑料管套的上部侧面设有开口和纤维滤膜配合形成的进样口,能够有效避免进样针被细小颗粒堵塞,提高进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进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2所示,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1,所述进样针1的底部套装一个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的塑料管套2,所述进样针1的针头11与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管套2的底部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的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管套2的上部侧面设有开口21,所述开口21用来设置与其粘成一体的4.5微米纤维滤膜22,所述开口21与4.5微米纤维滤膜22相配合形成进样口,所述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管套2底部封闭。
取样时,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针1进入容器内,样品溶液通过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管套2上设置的开口21与4.5微米纤维滤膜22相配合形成的进样口过滤后进入进样针管内,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进样针被细小颗粒堵塞。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旭力,未经普旭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2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柱与法兰盘焊接机
- 下一篇:多机种焊接线混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