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泪道加压冲洗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5135.5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平;王芳;周妍丽;赵华;刘海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平;王芳;周妍丽;赵华;刘海菊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21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泪道 加压 冲洗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泪道加压冲洗针。
二、技术背景
泪道病是眼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指泪道发生阻塞,泪道阻塞可发生在泪道的任何部位。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泪点上下各一,位于硷缘内毗端的乳头状隆起上,上泪点较下泪点位置稍靠内;泪小管为连接泪点与泪囊之间的小管,分上泪小管和下泪小管(上泪小管长度约9mm左右,下泪小管长度约10mm左右),每一泪小管的外侧部先与硷缘成垂直方向,然后近乎直角转向内;两泪小管汇合成泪总管,而后开口于泪囊上部;泪囊为一膜性囊,位于眼眶内侧壁前下方的泪囊窝内;泪囊下端移行为鼻泪管。
泪道冲洗是治疗泪道阻塞的常用方法,进行泪道冲洗时先进行泪点扩张,泪点扩张后先将冲洗针头插入泪点,下插2mm,然后将泪点扩张器向外眦方向回转90度,变为水平,待入约10mm后即可缓慢向泪道注入冲洗液。泪道加压冲洗常用来治疗鼻泪管不全阻塞和新生儿泪囊炎,操作时按常规泪道冲洗法从一侧泪点进针后用棉签压迫另一侧泪点,然后推注冲洗液,增加冲洗压力,使阻塞通畅。临床治疗中发现使用普通泪道冲洗针头做加压冲洗时冲洗液常易进针侧泪点返流,影响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希望发明一种泪道加压冲洗针,避免泪道加压冲洗过程中因为压力大而使冲洗液返流。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可在实施泪道加压冲洗时将进针侧泪点封堵,有效解决普通泪道冲洗针进行泪道加压冲洗时的冲洗液返流现象,同时还可增大冲洗压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泪道加压冲洗针,由针座、针管和止回球组成,止回球镀在针管上,针管尾部连接在针座上;针管为直线形,止回球镀在针管外围,材质为银,形状为球形,直径为1mm,球心距离针管头部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针管插入泪小管时止回球可将泪点封堵,有效防止加压冲洗泪道时冲洗液返流,增大冲洗压力,冲洗效果更加明显。
针管为直线形,可减小加压冲洗时的阻力。
止回球的材质为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不易损伤周围组织且具有抑菌作用。
止回球形状为球形,表面圆滑,不易损伤周围组织。
止回球位置根据泪道生理特征设计,临床操作过程中可通过止回球控制针管插入深度,操作更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1、针座;2、针管;3、止回球。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泪道加压冲洗针,由针座1、针管2和止回球3组成,止回球3镀在针管2上,针管2尾部连接在针座1上;针管2为直线形,止回球3镀在针管外围,材质为银,形状为球形,直径为1mm,球心距离针管2头部10mm。
本使用新型使用前须经过灭菌,使用时将其安装在针筒上,先从一侧泪点进针下插2mm,用棉签压迫另一侧泪点,然后将冲洗针向外眦方向回转90度,变为水平,进针至止回球将泪点封堵时即可推注冲洗液加压冲洗泪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平;王芳;周妍丽;赵华;刘海菊,未经陈建平;王芳;周妍丽;赵华;刘海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5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材破碎机转动刀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合镇、乡集中型污水处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