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并联接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5404.8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临泉县嘉柏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电池 测试 设备 并联 接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检测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并联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电芯的充放电测试的功率一般会比较大,大功率设备往往由小功率设备并联而成,这样符合经济效益。小功率电芯测试设备的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小功率电芯测试设备的S1与S4开关MOS管导通为充电状态,S2与S3开关MOS管导通为放电状态,因此从分析得到小功率设备充放电简化图3。根据图3容易得到小功率设备并联等效图4,从图4分析,大功率电芯充放电的时候S1与S1’开关MOS管同时导通,由于两个小功率设备的功率电源负端与控制信号共地,所以S1与S1’等于短接,导致S1与S1’开关MOS管不一定能处于均流状态,因此两个开关MOS管存在一个通过的电流很大,另一个通过的电流很小的情况,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其中一个开关MOS管损坏。因此功率电源的负端与控制信号共地的并联方式弊端在与:并联模块不均流,各模块的半导体器件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并联接地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大功率电芯测试设备在小功率设备并联共地出现的不均流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并联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并联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的小功率设备,每个小功率设备由功率MOS管、正极接入功率MOS管漏极的功率电源构成,多个小功率设备中的功率MOS管栅极共同接入一个的控制单元MCU中,每个小功率设备中功率MOS管源极与电池正极共接,每个小功率设备中控制信号电源负极与电池负极共接后接公共地。
本实用新型大功率电芯测试设备由于各个小功率设备并联而成,小功率设备共同由控制单元MCU控制,各小功率设备要与控制单元MCU控制共地,在小功率设备输出负端进行共地,各并联小功率设备由各自的功率MOS管控制输出,使小功率设备输出均流。
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实用,共地位置合理,避免了并联电路不均流情况,提高了并联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2为小功率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小功率模块充放电切换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4为电源负端共地并联等效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大功率电池测试设备并联接地结构,包括有两个并联在电池Battery正、负极之间的小功率设备,一个小功率设备由功率MOS管Q1、正极接入功率MOS管Q1漏极的功率电源U1构成,另一个小功率设备由功率MOS管Q2、正极接入功率MOS管Q2漏极的功率电源U2构成,多个小功率设备中的功率MOS管栅极共同接入一个的控制单元MCU中,每个小功率设备中功率MOS管源极与电池Battery正极共接,每个小功率设备中控制信号电源负极与电池Battery负极共接后接公共地。
本实用新型中,小功率设备各自有功率电源,小功率设备能并联时把共公共地位置设置到输出负端,即是电芯负端,解决并联设备不均流问题。
控制单元MCU向各个小功率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使小功率设备功率MOS管输出均等的电流,均等的电流并联后从电池正端流向负端,由于共地位置的调整,并联电流从电芯负端出来后进入各并联设备分支,因此并联电路的电流受功率MOS管的控制,不会出现并联电路不均流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临泉县嘉柏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临泉县嘉柏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5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机压盖加工用装夹工装
- 下一篇:电动机凸缘端盖钻孔定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