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伺服电机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6010.4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奇峰;施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得工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是伺服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述的伺服电机转子由多片转子片叠放而成。现有技术的伺服电机转子的转子片是平整的片状体,转子片有磁性,转子片与转子片叠放在一起时相互吸引。此种现有技术的伺服电机转子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转子片为平整的片状体,叠加转子片时无法实现自动化,只能手工进行叠加,装配效率低,而且叠加后的电机转子表面容易出现不平整的现象,产品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且表面较平整的伺服电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伺服电机转子,包括多片转子片,所述的多片转子片叠放在一起形成电机转子本体;每片转子片上均设有搭扣,每两片相邻的转子片的搭扣可以相互扣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电机转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电机转子的转子片上均设有搭扣,可实现自动化装配,装配效率高,又由于每两片相邻的转子片的搭扣可以相互扣接,这样,转子片叠放在一起形成电机转子本体时,电机转子本体表面较平整,产品精度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搭扣有多个,多个搭扣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转子片的内环面上;每个搭扣均由部分内环面向上突伸所形成。采用此种结构后,转子片结构较简单,装配时,只要下一片转子片的搭扣的突起部分扣接在上一片转子片的搭扣的凹槽内便可,装配十分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搭扣有四个。此种结构为最佳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电机转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电机转子的部分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转子片,1.1、搭扣,1.1.1、突起,1.1.2、凹槽,1.2、内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电机转子包括多片转子片1。所述的多片转子片1叠放在一起形成电机转子本体。每片转子片1上均设有搭扣1.1,每两片相邻的转子片1的搭扣1.1可以相互扣接。所述的搭扣1.1有多个,多个搭扣1.1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转子片1的内环面1.2上,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搭扣1.1有四个。每个搭扣1.1均由部分内环面1.2向上突伸所形成,即搭扣1.1的上表面形成突起1.1.1,所述的搭扣1.1的下表面形成凹槽1.1.2,所述的突起1.1.1与所述的凹槽1.1.2相配套,所述的相配套是指,下面一片转子片1的突起1.1.1可卡入上一片转子片1的凹槽1.1.2内。
组装时,将下一片转子片1上的搭扣1.1与上一片转子片1上的搭扣1.1扣接,如此重复叠放形成电机转子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得工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得工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6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电机电枢绕组的端部绑扎结构
- 下一篇:串激电机定子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