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体蓄能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6285.8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彬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吉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蓄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液体蓄能装置,尤指一种软体蓄能罐。
【背景技术】
热能蓄能器是一种利用对电价易峰填谷而产生经济效益的装置,在中央空调系统或其他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热能蓄能器主要有液体型和两相型,液体型蓄能器使用液体(例如水)作蓄能介质,较之两相型蓄能器使用固液两相物质(例如冰)作蓄能介质有着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的优点。但现有技术的液体型蓄能器是由金属(钢、铝合金等)或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的刚性结构,采用现场建造和制作,建造周期长、制作成本高、不便于工业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预制作的、建造周期短、制作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的软体蓄能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软体蓄能罐,包括蓄液罐、布液孔板、主液管和布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罐为密闭的软体容器;该蓄液罐内有两块软体布液孔板,所述软体布液孔板上有孔,布液孔板与所述蓄液罐的内壁分别形成上下两个布液室;每一布液室内连接有软体主液管,该软体主液管从其端口处辐射状地延伸出若干根布液管,所述布液管上开有若干布液孔以与所述布液室连通,所述主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伸出于蓄液罐外与外部管道连接。
所述蓄液罐可以由芳纶或其他软质防水材料制成。蓄液罐的外部可以设有软体保温层以达到隔热效果。
所述布液管可以是圆管、方管、三角形管或其他形状的中空管。
所述蓄液罐、布液孔板和主液管可以是一体连接。
所述主液管可以用芳纶或其他软质防水材料制成,可以在所述主液管的内部设置增强金属骨架,用以提升主液管的强度,防止主液管连接在液泵吸入端由于负压而闭合。
所述布液孔板可以用芳纶或其他软质防水材料制成薄片状。
所述布液管上的布液孔可以均匀设置在管道上,也可以不规则的设置于管道上,亦可以随着布液管从主液管向蓄液罐边沿的延伸而间隔距离变小,以使布液均匀。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水或其他液体作为蓄能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软体材料制作蓄液罐、布液孔板和主液管,可以简化建造工艺、缩小体积、缩短建造工期和降低建造成本。另外,通过在布液室中设置与其连通的布液管以及布液孔板上的通孔,可以使布液更均匀,将液流挠动降到极低的程度,有效提高蓄能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液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液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蓄液罐、2、3为主液管、4、5为布液孔板、40为布液孔板上的通孔、6为增强金属骨架、7为布液管、71、72为隔板、73为布液孔、8为保温层、9、10为布液室、11为顶部内壁、12为底部内壁、13为侧面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软体蓄能罐包括蓄液罐1、布液孔板4、5、主液管2、3和布液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罐1为密闭的软体容器;该蓄液罐1内有两块软体布液孔板4、5,所述软体布液孔板4、5上有孔40,布液孔板4、5与所述蓄液罐1的内壁11、13或12、13分别形成上下两个布液室9、10;每一布液室9或10内连接有软体主液管2或3,该软体主液管2或3从其端口处辐射状地延伸出若干根布液管7,所述布液管7上开有若干布液孔73以与所述布液室9或10连通,所述主液管2、3的另一端分别伸出于蓄液罐1外与外部管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蓄液罐1由芳纶制成,呈密封的圆柱形,有利于一体成型,缩小建造成本和工期。蓄液罐1的外部还设有软体保温层8以达到隔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两个布液室9、10分设于蓄液罐1的两端,使两个布液室结构相同。有两块软体布液孔板4、5分别和顶部内壁11、底部底内壁12及侧面内壁13形成上下两个布液室9、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吉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吉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6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及其蓄热器
- 下一篇:一种热泵用圆型涡旋式高效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