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7123.6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贺志刚;胥志雄;贾应林;李晓春;劳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瑞迪斯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井用 井底 防漏 封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固井施工作业,具体说涉及一种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地质钻探等领域的固井作业时,当钻进至设计井深后,需要向井内下套管,并且从套管内腔注入水泥,使水泥流入井底,再流出套管进入套管与井壁之间,不断进入的水泥逐渐上升,直至由下至上填充好整个套管与井壁之间,使套管与井壁固定在一起,起到加固井壁的作用。但是由于井底地层存在漏层或者向井内下套管时操作不当,形成压力激动而导致井底发生漏失。导致水泥进入井底后从漏层流掉,导致水泥不能充分流入套管与井壁之间,影响固井质量或者导致固井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其可以防止固井过程中注入的水泥从井底漏层流失掉,保证固井作业顺利进行,保证固井质量,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其中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下接头,所述上、下接头的中心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是由第一、二圆柱孔构成的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圆柱孔的直径与第一通孔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圆柱孔的长度大于第二圆柱孔的长度,所述上接头的外表面沿周向设有若干旁通孔和若干剪断销孔,所述剪断销孔位于旁通孔的下方,所述旁通孔、剪断销孔均与第一通孔垂直相通,所述上接头的内腔上部设有环形盘根槽,所述盘根槽位于旁通孔的上方,所述下接头的外表面套接胶筒,所述胶筒的外径与上接头的外径相等,所述下接头的中部沿周向设有若干单流阀孔,各所述单流阀孔内分别安装有单流阀,所述单流阀与第二通孔垂直相通,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圆柱孔内安装阀座筒,所述阀座筒的中心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是由第三、四圆柱孔构成的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第三圆柱孔的长度大于第四圆柱孔的长度,所述第三、四圆柱孔之间的第一台阶面为球形弧面,其上放置有球,所述阀座筒的底面位于第一圆柱孔的底面上方,其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阀座筒上端至旁通孔之间的竖直向距离,所述阀座筒的上部与盘根槽之间安装盘根,所述阀座筒与上接头之间通过若干个剪断销连接在一起,各所述剪断销分别穿置于各剪断销孔上,所述阀座筒上沿周向设有若干与单流阀孔相通的第四通孔。
本实用新型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其中所述上接头外表面下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圆柱孔内腔壁上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上、下接头通过外、内螺纹螺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内腔壁上端设有套管专用扣,所述下接头的外表面下端设有第二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其中所述胶筒上、下端连接上、下螺纹接头,所述上、下螺纹接头螺接于下接头外面。
本实用新型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其中所述上、下接头之间、上、下螺纹接头与下接头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其中所述上、下接头、阀座筒及球均由铜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通过用上、下接头分别连接下井内的套管和套管鞋,且将阀座筒安装于连接在一起的上、下接头的内腔,使用时将该装置连同套管和套管鞋一同下入井内,使套管下至井内预设深度后,在井口投放球,球到达阀座筒的第三、四圆柱孔之间的台阶面,之后向阀座筒内腔加压,加压时压力通过单流阀到达胶筒内腔壁,在压力作用下胶筒产生膨胀形变,挤压井壁,实现固定封隔环空,然后进一步加压,使剪断销被剪断,压力推动阀座筒向下移动至第一、二圆柱孔之间的台阶面,使上接头上的旁通孔露出,水泥浆由套管内腔上端注入,流至旁通孔位置时,从旁通孔排出上接头,填充在井壁与胶筒上端的上接头之间及井壁与套管之间,进行正常的固井作业,本实用新型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于井底及固井使用方便,其通过把井底漏层与上部井段隔开,实现了封堵井底漏层的目的,并且保证固井作业顺利进行,保证了固井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井用井底防漏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瑞迪斯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瑞迪斯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7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欠压、过压双向脱扣器
- 下一篇:一种粘贴式遮阳百页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