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台车窑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8711.1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邹思怿;邹文浩;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思怿;邹文浩;吴昊 |
主分类号: | F27B21/00 | 分类号: | F27B21/00;F27B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窑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效互助间歇式节能台车窑。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的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方面的进展仍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
为了环保和节能减排的需要和焙烧产品质量的提高,很多陶瓷制品厂现在都使用洁净的燃料如:柴油、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燃料的高档化意味着焙烧的成本增加,间歇式台车导焰窑都是以单窑独立成一体的,在焙烧过程中,大量的热能通过烟道到烟囱向大气空间排放。窑炉止火后,窑内烧焙的装载物体的储热自然地向大气空间放散或通过烟道烟囱向大气空间排放,这样就有大量的热能浪费。现有技术中的余热利用都是将余热引出到窑外,用于余热和升温干燥;或者在窑外专门设置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如余热锅炉、热水器或余热水箱等,但这些方法实质上都未能将燃烧余热用于焙烧目的本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台车窑,能充分利用余热,使得焙烧过程中余热并不排出到窑炉外,而是将烟道排出的余热仍用于窑炉焙烧和胚料干燥工艺,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节能台车窑,其中,包括设在窑车上的窑炉和烘房:
所述窑炉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依次连接的窑体;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窑体之间通过第一热风管和地下热风道相互连通,所述窑体与所述烘房之间通过第二热风管可连通;
所述地下热风道通过直排烟风管与外界可连通,所述第二热风管与所述直排烟风管可连通,所述第一热风管与所述直排烟风管连通。
优选的,每两个所述窑体使用一个所述烘房。
优选的,所述窑炉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窑体和第二窑体,一个所述烘房位于所述第一窑体或所述第二窑体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热风管设在所述第一窑体和所述第二窑体的上方,所述地下热风道位于所述第一窑体和所述第二窑体下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窑体和所述第二窑体顶部分别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开孔,所述第一热风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四根或四根以上支管与所述开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热风管伸入所述烘房的一端设有烘房热风闸门,所述第二热风管与所述直排烟风管的连接端设有热风管闸门,所述地下热风道与所述直排烟风管的连接端朝向所述第一窑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窑体热风闸门,而朝向所述第二窑体的一侧则设有第二窑体热风闸门,所述直排烟风管与所述第二热风管的连接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直排烟管上闸门和直排烟管下闸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热风管底部设有抽风机。
优选的,所述烘房内具有若干相互独立的干燥单元。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窑炉燃烧的余热并不排出到窑炉外,而是将烟道排出的余热仍用于窑炉焙烧和干燥工艺,将燃烧余热用于焙烧目的本身,降低了排烟排热的温度并减少了干燥环节的额外的能耗,达到了余热利用的效果,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排放至大气的热气温度为20℃~40℃,充分利用了余热,热能利用率提高20%-30%。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节能台车窑的立体结构图(不包括烘房);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节能台车窑的剖面图(包括烘房);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原理图和具体操作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在窑车0上的窑炉1和烘房2,其中,窑炉1具有两个以上依次连接的窑体,每两个相邻的窑体之间通过第一热风管3和地下热风道4相互连通,窑体与烘房2之间通过第二热风管5可连通。地下热风道4通过直排烟风管6与外界可连通,第二热风管5与直排烟风管6可连通,第一热风管3与直排烟风管6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每两个窑体使用一个烘房2。上述数字标号可参看下述具体实施例示意图1、图2和图3中的相应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思怿;邹文浩;吴昊,未经邹思怿;邹文浩;吴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8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四极阻抗及三维示踪的生物行为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小型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