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帆船可卧倒式桅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8953.0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5/02 | 分类号: | B63B1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郑晓荃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帆船 卧倒 桅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游艇制造行业,涉及一种小型玻璃钢帆船的桅杆机构,尤其与一种玻璃钢帆船上可卧倒式桅杆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桅杆是船上悬挂帆和旗帜、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的柱杆,传统为木质,现今流行的多为铝合金材质以及碳纤维材质,一般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贯穿甲板垂直竖起。帆船的主要行驶动力来源于风帆,而所有帆的使用则依靠桅杆来支承。通常桅杆采用的是塔状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由杆体1、前后左右支索2、支索撑臂3、底座7、桅领环6组成,安装时利用吊车将桅杆从甲板开口处垂直降下落到正下方底座上固定,然后连接各支索,固定桅领环,拆卸时需要反向操作。不论安装还是拆卸都需要使用吊车将桅杆垂直升降,工程量大,但最大的弊端在于桅杆需要从甲板外贯穿到舱内,这个过程中极容易造成碰撞损伤内部装饰,而且通常的桅杆在航行中,如穿过桥洞时,会受到水位和桥洞高度的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玻璃钢帆船可卧倒式桅杆机构,无须贯穿甲板及利用吊车升降的新型桅杆,避免当前桅杆安装使用工程量大,航行过桥洞时受水位和桥洞高度制约的影响。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玻璃钢帆船可卧倒式桅杆机构,包括:杆体、支索、支索撑臂、底座,所述的底座为翻转式底座,翻转式底座的固定部分固定在甲板上,转动部分固定在杆体底部带动杆体转动,固定部分另连接支撑柱与船体固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桅杆能够前后翻转,安装和拆卸无须使用吊车,资源投入低,且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减少了航行过程中受水位和桥洞高度的环境影响,使利用该桅杆机构的船只更容易穿越因高度不够无法穿越的桥梁。
附图说明:
以下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述:
图3-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玻璃钢帆船可卧倒式桅杆机构,包括:杆体1、支索2、支索撑臂3、5,所述的底座为翻转式底座,翻转式底座的固定部分51固定在甲板上,转动部分52固定在杆体1底部带动杆体转动,固定部分51另连接支撑柱4与船体固接。安装时桅杆平躺,连接底座活动端,利用绳索和船上设备绞盘将桅杆拉起竖立;航行过桥洞时反向操作,使桅杆倾斜,顺利通过桥洞。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桅杆在11米以下的小型帆船,优点在于桅杆能够前后翻转,安装和拆卸无须使用吊车,资源投入低,且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减少了航行过程中受水位和桥洞高度的环境影响,使利用该桅杆机构的船只更容易穿越因高度不够无法穿越的桥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8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