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体高温溶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8954.5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迟健;叶荣明;孙玉才;赵望春;邬广松;刘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宁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15/06;B02C18/10;B02C18/1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伟霞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溶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体溶解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体溶解的高温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粘胶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缩短制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制得溶解和过滤以及纺丝性能好的纺丝粘胶,或者为了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功能粘胶纤维,经常需要在纺丝原液制备过程中加入各种助剂、改性剂或分散剂。其中,很多改性剂或者分散剂是粉体状的聚合物,为了使加入的聚合物粉体与粘胶溶液能够混合分散均匀,一般是先将聚合物粉体使用溶解设备溶解后再与粘胶溶液共混。
由于聚合物粉体的分子量都很大,在溶剂中低温下溶解速度较慢,提高温度可以大大加快粉体聚合物的溶解速度,因此一般都采用高温溶解,溶解设备一般就是带有搅拌和调温夹套的溶解釜,但是高温下很多聚合物粉体易结块,一旦形成硬块后,越搅拌硬块硬度越大,会更难以溶解,最后成为物料溶液中的不溶物,导致与粘胶溶液共混后影响粘胶纤维的可纺性和质量。为了提高粉体物料的溶解速度和溶解性能,也研究出了很多溶解设备,如专利号为200510030039.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粉体溶解装置,这种溶解装置尽管溶解性能好,但是设备结构复杂,要求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投资大,且不适用于少量聚合物粉体的溶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小、溶解速度和溶解性能好、适合于少量粉体物料快速溶解的粉体高温溶解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体高温溶解装置,包括底部设有物料出口、上部分别设有物料进口和循环入口的剪切溶解机,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循环入口之间通过循环管道依 次连通有研磨泵和耐高温换热器,所述剪切溶解机内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剪切研磨装置。
优选的,所述剪切研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剪切溶解机底部的伞齿板,所述伞齿板上部横向设有均布有通孔的筛网漏板,竖向设有环形的导流圈,所述导流圈与所述伞齿板下部的交接处设有狭缝或者细孔,所述伞齿板与所述导流圈以及筛网漏板的内壁之间形成研磨室,所述导流圈与所述伞齿板的外壁以及所述剪切溶解机内壁之间形成回流腔,所述研磨室内设有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的研磨刀。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流圈在所述筛网漏板的上方向上延伸,在所述筛网漏板上方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溶解腔。
优选的,所述研磨刀与所述伞齿板之间的间隙为2~3mm,所述研磨刀与所述筛网漏板之间的间隙为3~6mm,所述研磨刀与所述导流圈之间的间隙为3~5mm。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剪切溶解机上方的驱动电机,和由驱动电机驱动的研磨轴。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
优选的,所述研磨刀包括至少三个旋浆式研磨刀,所述研磨刀与研磨轴的倾角为60±2°,所述各研磨刀在研磨轴周向均匀排布。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物料进口处在所述剪切溶解机内设有防尘袋,所述防尘袋的下部开口对应所述溶解腔的上部开口。
优选的,所述研磨泵为高剪切分散均质泵,所述高剪切分散均质泵的工作腔体内设有三极转子和定子共12层。
所述剪切溶解机的外壁设有调温夹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粉体高温溶解装置,包括剪切溶解机,在剪切溶解机的物料出口与循环入口之间通过循环管道依次连通有研磨泵和耐高温换热器,剪切溶解机内设有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剪切研磨装置,粉体进入剪切溶解机后在剪切溶解机内先进行剪切研磨溶解,然后经外循环管道上的研磨泵在进行物料循环 的过程中进行二次研磨,而经过耐高温换热器时可以迅速给研磨中的物料升温,提高溶解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资小、可以在高温下进行快速溶解,适合粘胶生产中聚合物粉体助剂、改性剂的溶解调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宁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阜宁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8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