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注墨瓶盖及注墨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9506.7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洪波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36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瓶盖 注墨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向打印设备的喷墨墨盒填充墨水的防漏注墨瓶盖及具有该防漏注墨瓶盖的注墨瓶。
背景技术
常见的喷墨打印设备的内置式墨盒由于其容墨量有限,对于输出量较大的用户来说,经常需要更换墨盒,造成打印成本过高。而通过对打干后的墨盒填充墨水,可以使墨盒的打印寿命大大提高,不用经常报废墨盒,既实现了环保,又大大地降低了打印成本。目前常见的注墨方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注射器在墨瓶里抽入相应的墨水之后加到墨盒里。虽然简单易行,但容易产生汽泡,影响注墨质量,并且注墨完成后需要清洗注射器,费时费力。
2、采用漏斗的方式,将漏斗的小口插入墨盒的注墨口之后,向漏斗的敞口倒入相应的墨水而实现注墨。此种方式,虽然有利于加快注墨速度,但容易撒漏,并且注墨完成后需要清洗漏斗,费时费力。
3、采用注墨瓶,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管将注墨瓶内容装的墨水导入墨盒而实现注墨。但注墨瓶打开后墨水容易挥发和泄漏,不易储存并导致污染环境,给注墨瓶的使用和储存带来了诸多不便。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相关制造领域多年的丰富经验及过强的专业知识,结合应用实际,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漏墨、避免污染环境、无需清洗的防漏注墨瓶盖及具有该防漏注墨瓶盖的注墨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漏墨、避免污染环境、无需清洗的防漏注墨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防漏注墨瓶盖的注墨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漏注墨瓶盖,包括中空的盖体,在所述盖体的上端设有出墨嘴,在所述出墨嘴上端套接有出墨软管,在所述出墨软管的前端连接有硬管,在所述出墨嘴的旁侧竖直凸设有圆柱状的进气管道,在所述进气管道内插设有向下延伸的进气软管,所述硬管能由所述进气管道的上端插入所述进气软管内,所述进气管道的上部设有沿周向布设的多个齿牙构成的束紧部,在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壁上能拆装的套设有束紧件,所述束紧件驱动所述进气管道的束紧部沿径向收拢并通过挤压所述进气软管束紧插入所述进气管道内的硬管。
如上所述的防漏注墨瓶盖,其中,所述束紧件为紧固管,所述紧固管的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紧固管能转动的套装于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壁上,所述束紧部通过所述紧固管的转动沿径向收拢并通过所述进气软管束紧插入所述进气管道内的硬管。
如上所述的防漏注墨瓶盖,其中,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盖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壁与所述盖体的边壁之间形成有容装所述紧固管的插槽。
如上所述的防漏注墨瓶盖,其中,所述束紧件为卡箍,所述束紧部通过拉紧所述卡箍沿径向收拢束紧。
如上所述的防漏注墨瓶盖,其中,所述盖体呈由下至上渐缩的漏斗状。
如上所述的防漏注墨瓶盖,其中,所述出墨软管和所述进气软管均为橡胶软管。
如上所述的防漏注墨瓶盖,其中,所述进气软管的管壁上设有凸圈,所述进气软管的上端口处具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与所述进气管道上端口相接合,且所述凸圈顶抵于所述进气管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注墨瓶,包括容墨瓶和连接于所述容墨瓶上端口处的注墨瓶盖,所述注墨瓶盖为如上所述的防漏注墨瓶盖。
如上所述的注墨瓶,其中,所述进气软管的伸入容墨瓶的部分朝向所述注墨瓶盖一侧弯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管道上设置束紧部,通过束紧件与束紧部相配合,实现对硬管束紧功能,从而起到防止墨水外溢的作用,避免污染环境,有利于注墨瓶的保存和运输,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无需清洗。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漏注墨瓶盖注墨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漏注墨瓶盖封闭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管与进气管道相分离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墨瓶在注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注墨瓶在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洪波,未经于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9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家具制造的测孔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梯平交错齿金刚石锯片